趙衛東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
他就不信,把村裡的野菜都攏到自己手裡,王亮還能變出菜來。
到時候,國營飯店沒了貨源,那李經理還不得哭着喊着求自己。
隻是,趙衛東還是低估了蛤蟆塘村民們對那兩毛錢差價的熱情,也低估了大黑山野菜的儲量。
更要命的是,他不像王亮那樣有嚴格的收購标準,隻要是綠油油的,不管老嫩,一概收入筐中。
那東拼西湊來的三十多塊錢,在村民們一波又一波的攻勢下,迅速見了底。
眼看着院子裡野菜越堆越多,錢袋子卻越來越癟,趙衛東額頭上的汗珠子也下來了。
他不停地擦着汗,心裡開始打鼓。
“衛東哥,錢…錢好像不太夠了。”
一個負責給錢的知青,聲音發虛地小聲提醒。
趙衛東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從那知青手裡接過幹癟的錢袋,抖了抖,隻剩下幾張皺巴巴的毛票,還有一堆零碎的鋼镚兒。
“媽的,怎麼這麼快就沒了。”
趙衛東低聲咒罵了一句,心裡那股火氣蹭蹭往上冒。
這時,院門口又湧進來幾個拎着野菜筐的村民,眼巴巴地看着他。
“趙知青,還收不?”
趙衛東看着他們筐裡那些品相參差不齊的野菜,太陽穴突突直跳。
他強壓下心頭的煩躁,擺了擺手。
“今天先到這兒吧,收滿了,收滿了。”
“明天,明天再來。”
那些村民一聽,臉上頓時露出失望的神色。
賈張氏領着幾個同樣沒趕上趟的婆娘,姗姗來遲。
她們一人背着一個鼓鼓囊囊的柳條筐,臉上堆滿了谄媚的笑容。
“趙知青,我們來了,我們來了。”
賈張氏喘着粗氣,把那塞得滿滿當當的筐子往趙衛東面前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