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1頁)

陸玉娘還真沒料到張母真有幾分賣女兒的知識儲備。

她也不急:“那更好了,給我顧家做個婢女,我想賣到那裡去就賣到那裡去,專挑銀子給的多的地兒。左右她隻要出了張家門她的賣身錢你就拿不到了不是嗎?”她挑眉,像是個幸災樂禍的反派。

張母怒不可遏,卻又不敢說什麼,陸玉娘怎麼說以前也是官家小姐,要是她不怕門第之見真找上了嬌姐兒的未來夫家壞了這親事可就不好了。

在她心裡就像明面上說的一樣,陸玉娘是由官員作保硬是嫁給了顧不渝,顧不渝無甚本事,不過娶了個官家小姐,兩人一起落魄罷了。

看顧家那些與鄰裡無二的吃穿也知道這人不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反倒是陸玉娘要是真敢去找這好親事不就沒了。

陸玉娘冷笑道:“依我看呢還是賠個不是,不然遼陽府我也不是沒去過,左右不過幾錢銀子的車馬費。”

張母能屈能伸,雖然氣惱但真害怕陸玉娘攪黃了這樁親事,隻能安慰自己好漢不吃眼前虧。

“顧家娘子莫氣,都怪我年歲大了惹人嫌。我也是為娘子不平,這般人物怎就嫁了個家裡遭難的呢,擱誰誰也得為娘子叫屈。”

陸玉娘頓時有些明白為啥張母潑婦聲名在外少有人惹了,見她這個時候還不忘了挑撥自己和顧不渝的關系不由輕哂。

“大娘說錯了,我說的賠不是給我賠,是給嬌姐兒賠。這賣閨女的錢還是省着點花,萬一有個長短也還沒娶上兒媳婦,想賣孫女,現生也來不及不是。”

說罷,她不再看怒發沖冠的張母,回身拉了一把顧不渝夫妻兩人揚長而去。

顧不渝嘴角含笑,順着她的力道悠悠回轉。

永順四十年,常州,蘇州,松江,揚州,淮安,徐州,徽州,池州發了澇災,整個南直棣的糧倉瞬時空了一半,俗語道禍不單行,今歲魯地亦大旱,收成僅有往年三成,一時間糧價高漲,餓殍遍地。

濟南府乃當今聖上已逝元後的鳳潛之地,況且廢太孫岐王所囚之處也屬魯地一脈,景順帝一天連發三道旨意赈災南直棣和魯地。

然而據傳,夜間宵禁後景順帝于夢中驚醒,星子綴空之時發了當天的第三道赈災魯地旨意。

這種坊間傳聞連照磨、經曆和司獄的小吏也會多思一二,手握印玺腰纏绶帶的封疆大吏、達官顯貴隻會想得更多。

陸玉娘并不清楚國家大事,前世今生她都沒太多關注政治新聞的意識,現在倒是想看看也很想思索一下以後的出路,但瓜田李下,顧不渝的身份過于特殊敏感,她絕不作死。

不過就算她不知曉許多大事内情,也隐隐的感覺到了不對勁。

城内的糧價這半旬已經漲了三次,連帶着布匹、針線、棉花、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也漲了一番。

街上多了魯地口音讨食的乞丐,人牙子生意火爆,倚紅樓多了不少被逼良為娼的少女。

趙娘子的媒婆事業突然紅火了起來,短短幾天就迅速成了好幾樁并不太合适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