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1頁)

她第一次意識到他們觀念上的巨大差别。

這就是商人嗎?一切隻考慮了公司的效益,其他都無關緊要。顧盼設想了一下,換做是她,她根本做不到這般無動于衷。

顧維民和楊佳儀到底是把她保護得太好了,從小到大,她的生活過于理想,遇到過最大的挫折,也不過是爸爸媽媽工作太忙,在青少年時期缺少父母陪伴。

顧家家風極正,顧維民發家時靠的個人的誠信和遠見的目光,相比于随晏,他作為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更能體會到底層員工生活的不易,對于公司的發展,也會有更多的考量。

相比于商人,創業成功以後,他會更多的考慮到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他會願意拿出一部分的收益做慈善,也會招收一些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因為這些回饋社會的舉措,顧氏集團的品牌在g市的口碑還算不錯。

顧盼在他的影響下,自然就會有更多的同理心。

而随晏是被家族專門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沒有體會過自主創業的艱難,家族給他的任務,一直都是如何維護甚至是擴大公司的收益,他一直是這樣做的,而且做得很好。

顧盼忍不住去想,如果以後她跟他發生利益沖突,她是不是也會被毫不猶豫地放棄?

他選擇跟她結婚,是不是也隻是因為有利可圖?

她甚至會想,她他們這場婚姻,從來就隻有利益的互換,他選擇顧家,是不是就是為了顧家的生産線呢?

顧盼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過于極端了,但她就是無法控制,這些念頭像春雨過後的野草般瘋長。

除了這些,她還想到更多的是,她現在參與企業管理,以後肯定也會接觸到類似的事情,那時候她直接處于兩難的境地,她該怎麼辦?

會不會有一天,她最終也會成為像随晏這樣的人,覺得一切習以為常,利益才是最大的考量?

她想起了當時導演和編劇的分歧,當時随晏跟她說的那番話,他當時說的也是,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

第一次她冒險賭赢了,如果賭輸了呢?如果反複失敗,她還會不會有堅持初心的勇氣?

商業戰場,注定沒有個人寫作的道路來得純粹。

顧盼陷入了感情和事業上的第一個迷茫的時期。她知道這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但她就是走進了死胡同,像迷宮裡的倉鼠,方向盡失,進退維谷。

沉默半晌,顧盼開口:“我先上樓洗漱了。”

他們之間的談話無法繼續,随晏并沒有做錯什麼,是她自己鑽牛角尖了。

接連幾日,顧盼都心情低沉,随晏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顧盼的思維他無法理解。

一直以來關系親密的兩人罕見地陷入了冷戰。

準确地說,是顧盼單方面情緒低落,随晏找不出原因,以他的性格,又無法主動說點什麼打破僵局。

随晏察覺到他們之間的問題,直接問顧盼發生了什麼。

顧盼不知道怎麼回答,每次他問起,她隻能沉默應對。

遠在海外的林茵打電話過來,表示她又解鎖了新的地圖,已經在當地呆了兩周,非常舒服,問顧盼要不要過來找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