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很累?”随晏注意到她情緒低落,問道。
“還好。”
兩人沉默一瞬,随晏又問起:“今天南郊工廠的員工找到你辦公室那邊,有影響到你們辦公嗎?”
“還好,我出面後他們就走了。”
“嗯。”随晏以為她是怕這些人再找上門,安慰道:“今天你給我打電話之後我就找人去處理了,以後不會再有人找到你辦公室那邊去了,放心。”
“我擔心的不是這個。”顧盼開口解釋:“南郊工廠裁員的事情沒有回寰的餘地了嗎?”
“新的生産線已經開始籌建,裁員計劃是公司高層一緻投票通過的,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
随晏說:“其實對于公司發展而言,這是一件好事,畢竟采用自動化生産,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後期有任何工藝調整升級,可以直接調整參數,不再需要經過多輪培訓,可以随時适應市場需求。”
“雖然說前期機器引進和裁員補償的成本高了一點,但隻要開始投入生産,前期的成本很快就會被覆蓋掉。”
随晏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對他而言,這件事情有百利而無一弊。
“可是南郊工廠一個廠就有員工上百人,更别說還有其它廠,這些被裁掉的員工有很多都在廠裡幹了很多年了,大部分人上了年紀,被裁掉了很可能找不到其他工作了。”
随晏皺眉,不知道顧盼為什麼要關心這個,但還是開口解釋:“每一個被裁員的員工公司都是按照規定給足補償金額的,至于其他方面,我隻能說,愛莫能助。”
“你不覺得這樣,有些過于冷漠了嗎?”顧盼不理解随晏為什麼能把這件事情說得這麼無足輕重,她不理解。
在她将近三十年的人生裡,從來沒有這麼直接地體會到,商業上一個簡單的決策,就能讓幾百人同時失業。
她程辦事,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選擇更合适的發展方向,這是作為一個商人應該做的事情。
至于會對其他人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内,他不是慈善家。
兩人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一緻。
顧盼之前沒有經曆過這種事情,驟然接觸到,按照她的性格,會覺得公司的處理方式過于不近人情,也算正常。
隻是最讓她感到悲哀的是,顧盼是這次裁員計劃中的受益者,她沒有資格對做出決定的人進行批判。
想了想,随晏還是開口道:“盼盼,有些事情就是無法兩全的,我作為公司的主要負責人,肯定要一切以公司的利益為主,其他的我管不了,也沒辦法管。”
顧盼不語,隻是她第一次清晰地體會到随晏性格上的那種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