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台灣距離很近的福建,一直是重要的東南亞貿易口岸。
作為福安市招商引資的負責人,能撈多少油水暫且不表。
但更重要的是,劉招華能靠着這份工作,結識數不清的富商。
既有中國港台的同胞,也有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外商。
相處一段時間後,劉招華就在這些有錢人身上學來了不少東西。
他還就此找到了一條發家緻富之路。
那就是非法走私。
上個世紀末,大陸的物資還相當匮乏。
和一母同胞的香港台灣比起來,可以說是窮得叮當響。
家電、汽車……
這些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的“日用品”,在當時是又貴又難買。
有錢的,不一定有購買名額。
有購買名額的,錢又不夠用。
供應不足,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同時,也催生了這條黑色行業——非法走私。
緊鄰台灣的福建,就依托天然的區位優勢發展成了一個走私大省。
在政策還沒有完善的當時,很多港台以及東南亞商人假借“投資”的名義,和當地人勾結,通過走私電器汽車大賺特賺!
這一點,眼尖的劉招華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身為招商引資負責人,他手裡還捏着福安市政府的優惠政策。
在身份和權力的雙重影響下,劉招華自然就成了一塊“香饽饽”。
而他,也懂得利用這一點。
台商們為了能拿到政府的優惠,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
送煙送酒、豪車名表……
“大權獨攬”的劉招華,自然也來之不拒。
此時不撈錢,更待何時?
為了撈錢,他還和一位台商合夥開辦“福建宏發塑膠有限公司”。
表面上,“福建宏發塑膠有限公司”确實是一家專門收購國外廢棄塑膠産品的正規公司。
但背地裡,它卻做着走私汽車和龍骨酒的違法生意!
在福建這塊走私的風水寶地上,劉招華又為自己的公司挑選了一個絕佳位置,離老家賽岐鎮蘇陽村不遠的賽江邊上。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通過賽江迅速到達海邊上貨取貨,一有風吹草動他還可以立馬跑路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