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通過賽江迅速到達海邊上貨取貨,一有風吹草動他還可以立馬跑路出海。
魚和熊掌兼得。
就這樣,在走私風頭正盛的90年代,劉招華賺得盆滿缽滿。
僅僅兩年,他就全款購入了三輛豐田皇冠30,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劉老闆”。
要知道,當時的福安市人民法院的院長開的還是桑塔納!
不過,劉招華可不像一些平凡的暴發戶,發達就愛炫。
他多少還是知道,要掩蓋自己那些不法勾當的。
當然,還有不法資産。
沒過多久,“事業有成”的他,漸漸看不上法院這塊跳闆了。
1994年底,“劉老闆”幹脆辭掉了法警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走私生意裡。
但劉招華忘記了一件事:走私,歸根結底是違法行業。
既然違法,那遲早就會被政府盯上。
然而,劉招華剛好就是這麼不走運。
他剛從法院離職沒多久,“噩耗”就傳遍了東南沿海:
政府加大了對沿海地區走私行業的打壓力度!
緊接着,又一個政策出台:國家制定相關法律,嚴格控制國外廢棄塑料進口!
這下可好,正經生意和不正經生意都涼涼了。
合夥的台商見形勢不妙,直接人間蒸發,失去聯系。
腹背受敵,内外夾擊。
眼看着收入越來越少,甚至隐隐有要倒貼的趨勢,劉招華急了。
跌入谷底的劉招華現在急需一根救命稻草。
他不想再過回小時候那貧窮的日子。
隻要有個機會,随便是什麼樣的機會,自己就能東山再起!
而就在劉招華焦頭爛額之際,“機會”還真找上了門。
之前給陳道中當“保镖”時,劉招華認識了一個遊手好閑的社會人士——陳文印。
不過彼時他們還隻是點頭之交,算不上熟人。
但現在的陳文印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成了事業有成的“大富商”。
而他也早就看中了劉招華過人的能力,這幾年一直對劉招華有所關注。
眼看劉招華“虎落平陽”,陳文印便抓住機會趁虛而入。
他立刻找來了劉招華,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