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1頁)

吳仙菊老人的甘蔗地在後山的一片山坡上,該山坡日照充足,水汽充沛,原本長滿了野生的覆盆子,但因為地勢有些陡峭,加上離村子裡地都是羊腸小道,平常經過的人也不多。每當覆盆子結果子的季節,村民們在村口就能摘得盡興,所以這地兒每年都有很多野生的覆盆子荒在了山坡上。

這片山坡地是汪志國的自留地,他原本想着種些油茶,擔心自己沒空管理,老母親又要操心,就想先擱置着,等以後再作打算。沒想到,閑不住的老母親見村裡有人種了甘蔗收益還不錯,就跟村裡人買了甘蔗苗,叫汪志國平整土地,種上了約1畝的甘蔗,說是秋冬的時候可以熬制土紅糖。

汪志國是個孝順的,拗不過老人,隻能照辦。臨出門前千交待萬囑咐,甘蔗等他秋冬趕完花期回來再收割也不遲。

這幾天,村裡陸續有人采收甘蔗,等汪志國回家要11月中旬,估計是老人家等不住,自個兒跑到甘蔗地查看長勢去了。

潘向前和郝山兩人沿着羊腸小道往甘蔗地疾行,身形過處,路邊的荒草搖搖晃晃,可見兩人走得有多急。

吳書記早年當過兵,但底子還在,跟在潘向前和郝山後面,雖然氣喘得厲害,卻也沒掉隊。

再疾走一小片刻,眼前豁然開朗,疊翠的山峰連綿,南面地勢稍低,為繁密的灌木,北面是植被茂密的山體,甘蔗地就坐落在山體腳下一片梯田狀的山坡上,肌理分明,如一塊璞玉鑲嵌在大山之中。

黑褐色的甘蔗一節一節筆直挺立,直指蒼穹,坐可看雲卷雲舒,立能握住如翡翠般下垂的甘蔗葉。

甘蔗地坐北朝南,光照充足,挖穴培土深厚,即使長在山坡地時常受山風洗禮,也未見倒伏。

此時已過正午時分,秋陽高照,潘向前的臉頰曬得通紅,汗水從額頭一滴滴滴落。他迎着徐來的暖風,直奔向郁郁蔥蔥的甘蔗地。

吳書記緊跟而上,三人穿梭在一排排植株密布的甘蔗林中,細細搜尋老人的綜迹。

猶如捉迷藏般,三個人幾乎對甘蔗地進行了地毯似的搜索,也沒發現老人。

潘向前停下腳步,深邃的雙眸有些焦灼,他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四處張望,心中始終有個疑點,肯定是忽略了什麼?

甘蔗地坐落在植被茂密的山體腳下一片梯田狀的山坡上,且兩側的植被與甘蔗地泾渭分明,還算開闊,除了下山路有些滑,總體邊坡路還算好走。

潘向前将郝山與吳書記聚在一起,說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三人分别朝甘蔗地的左右以及後方巡查,重點觀察植被有無倒伏或者是滑痕,盡快找到老人。”

“好,我和吳書記往左右兩邊,上坡後方就交給你啦!”郝山說,堅毅的眼神認同了潘向前的思路。

須臾,三人分别鑽入了植被茂密的叢林。

潘向前鑽進後方的叢林,一路攀登不放過任何可疑的地方。

就這樣一直搜索了30多分鐘,潘向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他迅速從叢林中撤離,一路連跑帶滑沖到了羊場小道上。

此時,郝山與吳書記也從左右兩邊叢林撤了出來,三人眼神相接,紛紛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