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老人并沒有進入往植被茂密的叢林。且,據潘向前觀察,甘蔗地沒有砍伐的痕迹,連甘蔗葉也沒有被撕扯的痕迹。
照理說,這些甘蔗已到了收獲的時節,吳仙菊老人昨日還承諾給小女孩帶甘蔗,就算背不動許多甘蔗,但至少會收割一兩根吧,但,現場就跟沒人來過似的,不科學。
難道,判斷失誤,老人壓根沒往甘蔗地方向,而是另有去處?
潘向前面對着羊場小道邊繁密的灌木,心急如焚。
陡然,路邊一塊似有人翻動過的石頭進入了潘向前的視線。
潘向前立即蹲下,在石頭的一側果然發現了一處滑痕。潘向前沿着痕迹,目光鎖在了灌木叢中。
一棵高大的樹木枝葉擋住了有些壓斷的灌木,潘向前腦袋“轟”地炸開,大聲一喊:“老人在下面!”
郝山和吳書記三步并作兩步,快速從甘蔗地沖下來聚到潘向前身邊。
“難怪,山上沒有老人活動的痕迹?”郝山喃喃道。他俯身向下,頓時一個激靈,隻見山下灌木密布,根本無法探查地勢情形。
潘向前環顧腳下四周,撿起一塊小石頭,離滑痕兩丈遠的地方順勢往山下一扔,“簌”“咚”兩聲,然後就沒了聲息。
“簌”是石頭擦過灌木的聲音,“咚”估計山下有岩石,兩下後沒了聲音,看來,下面深不見底或是有溪流。潘向前須臾作出了初步判斷。
“沒錯,這一帶半山腰有岩石,山下是流向新路溪的上根潭,潭水清澈,但深不見底,地勢險要,人迹罕至,隻有夏季的時候,有三兩個膽子大的會在潭邊遊泳。這些年,為了安全起見,村裡已經明令禁止村民到上根潭耍水遊泳。”吳書記的一番話證實了潘向前的判斷。
“向前,我們該怎麼辦?”郝山擔心擔心老人兇多吉少。眼下,時間就是生命,但在不了解地形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又無勝算。
“請求支援,用無人機偵查具體地形再行動。”潘向前一邊回答一邊撥通了潛來多的電話。
“師傅,初步偵查到老人失蹤的位置,但山體地形複雜,請求所裡聯系縣局動用無人機偵查。”
“好,你們試着向山下喊話,聽聽看有無老人回應。”潛來多挂斷電話,沖着淩晨招呼,“淩晨,該你上了。”
此時,新路縣公安局特警隊員帶着警用無人機偵查設備集結到了江源鄉上根村。
無人機偵查設備是新路縣公安局今年為了打造數字警務而配備的新設備之一。
如今,在偵查工作中,無人機的微型化形态、模塊化構造、全景性監視以及高空動态長航時使之成為各地公安機關關注的重點,無人機可搭配紅外、熱成像、擴音器等外置設備并與智慧警務平台聯網,實現視頻自動偵查、情報分析研判以及現場可視化指揮功能。
警用無人機有專門的民警察負責操作,淩晨在一旁手癢癢。作為電子設備愛好者,淩晨在上警校的時候,參加過《無人機警務駕駛》課程培訓,不過跟實踐比起來,還是有不少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