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1頁)

986年元旦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鴻霓服裝廠新落成的染整車間屋頂。蚝殼瓦在陽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澤,與遠處深圳灣的波光交相輝映。

蘇晚秋站在廠區中央,看着女工們忙着懸挂紅燈籠和彩帶。小林踩着梯子貼"歡度元旦"的橫幅,何秀英和王淑珍正在調試那幾台嶄新的雙針繡花機——這是用馬藍草染料出口創彙購置的第一批設備。

"晚秋姐!"鄭雅婷的聲音從染房傳來,"快來看!"

蘇晚秋快步走去,推開染房的玻璃門。眼前的景象讓她屏住呼吸——十二匹素白絲綢懸挂在特制的晾架上,每一匹都染成了不同層次的"海天藍",從黎明的淺青到深夜的墨藍,宛如将一天的天光裁剪了下來。

"這是按母親日記裡的十二時辰配方染的。"鄭雅婷輕撫過絲綢表面,"每個時辰對應不同的浸泡時間和溫度。"

絲綢在穿堂風中微微飄動,折射出變幻的光澤。蘇晚秋突然注意到最裡側的那匹布上隐約有金色紋路,走近一看,竟是栩栩如生的鳳凰圖案!

"這是"

"盤金繡和蠟染的結合。"鄭雅婷的眼睛亮得驚人,"我試驗之後讓李阿姨幫忙繡的!金線在染前繡好,染色時用特制蠟液保護,最後呈現這種若隐若現的效果。"

蘇晚秋的手指輕輕描摹着鳳凰的輪廓。這分明是宋雪梅日記裡記載的"鳳凰于飛"紋樣,隻是鄭雅婷用現代工藝和李桂珍的手藝傳承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夜幕降臨,鴻霓的食堂張燈結彩。臨時搭建的舞台上,女工們輪流表演着節目——小林唱了首閩南語漁歌,何秀英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亂的"字繡"速寫,連一向腼腆的王淑珍都表演了蒙眼打盤扣的絕活。

"下面有請我們的鄭總監——鄭雅婷!"主持人趙蘭雪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全場。

燈光暗了下來。一束追光打在舞台入口,鄭雅婷緩步走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她身上的禮服仿佛将星空穿在了身上——深藍的底色上是金線勾勒的鳳凰紋樣,随着步伐流轉,鳳凰的羽翼竟似在翩然舞動。立領處七枚銀蝶扣錯落有緻,下擺的魚尾設計又為傳統旗袍增添了現代氣息。

"這件禮服,名叫鳳凰于飛。"鄭雅婷的聲音有些哽咽,"設計者是我的母親,華東紡織工學院的宋雪梅老師。"

投影儀在她身後亮起,泛黃的設計稿與成品照片并列展示。鄭雅婷講述了那個被掩埋二十年的故事,講到母親如何将設計稿藏在嬰兒襁褓中托付給教會,講到鄭裕成如何輾轉找到她并保守秘密至今。

女工們聽得淚光盈盈,王淑珍更是泣不成聲,同為那個年代的親曆者,她比誰都明白這些設計能重見天日意味着什麼。

"今天,我想用這件衣服告訴天堂的母親,"鄭雅婷展開雙臂,金線鳳凰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她的夢想沒有消失,我們這一代會讓它飛得更高!

慶功宴持續到淩晨。蘇晚秋獨自走到新廠房外透氣,寒風中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新年快樂"陳明輝風塵仆仆趕來,"在想什麼?"

茶香氤氲中,蘇晚秋望向遠處深圳灣的燈火:"在想鴻霓的下一步。馬藍草染料的專利批下來了,鄭雅婷母親的設計也找到了傳承,我媽媽的病也越來越輕了,好像該做的都做完了。"

陳明輝從口袋裡取出一個精巧的藍絲絨盒子,輕輕打開。月光下,一條銀鍊綴着水滴形的藍寶石吊墜,在黑色襯布上熠熠生輝。

"這是用馬藍草提煉的色素做的玻璃。"他小心翼翼地為蘇晚秋戴上,"實驗室的朋友幫忙熔鑄的。"

冰涼的寶石貼上鎖骨,蘇晚秋低頭看着那抹深邃的藍,像極了她們第一次試染成功的海天藍。"願它保佑你健康平安,設計出更多驚豔世界的作品。"

遠處傳來女工們的歡笑聲,隐約能聽見趙蘭雪在教小林跳交誼舞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