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8年,康熙十七年二月,姜楓帶領着兩萬天龍軍戰士從北邊凱旋而歸。
他這一次出征,算是将原清朝的所有疆域全部打了下來,甚至還多出一個準噶爾部落的地盤。
公元1679年3月,在鄭經、陳近南、尚可喜和耿精忠等人的再三請求下,姜楓終于決定在五月份正式登基稱帝。
至于國号,姜楓直接乾坤獨斷定為了“華夏”,而年号改為“聖武”。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在陰曆五月初八這天,姜楓身着一襲黑底繡金雲紋五爪龍袍,頭戴天子十二旒冕,腳踏金絲龍紋皂靴,走到了太和殿那個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寶座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和殿下,一幹文武群臣全都恭恭敬敬地朝姜楓開始行三跪九叩大禮。
今天畢竟是自己的登基大典,這些禮數還是不可廢除的,姜楓也就坐在龍椅上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衆愛卿平身!”
“謝陛下!”
此時坐在龍椅上的姜楓,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是他前世畢竟做過幾十年的一國元首,所以身上那種上位者的氣勢還是很足的。
“從今以後,除了一些重要場合的慶典之外,無需再行跪拜之禮了!”
姜楓的話音一落,站在禦階下的群臣全都愣住了,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陛下居然下達的第一道聖旨,居然是廢除了跪拜禮。
其實在漢唐時期都主張“男兒膝下有黃金”,跪拜僅用于天地、祖先及父母君臣之間,根本就沒有強制性的跪拜禮。
日常君辰相對都以跪坐、叉手禮或站立奏事為主,整體禮儀是比較寬松的。
直到元代才引入了草原民族的跪拜傳統,明朝雖又恢複了揖禮但到了後期為了皇權強化有時候臣子還是需要跪拜君王的。
到了清代之後,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鞑子則是開始全面推行三跪九叩之禮。
姜楓将自己的觀點跟下面大臣叙述了一遍後,這些大臣們無不激動的熱淚盈眶。
“我華夏幾千年來,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最強大的國家,我華夏所有子民,都要昂首挺胸,自信從容地面對這個世界,朕最煩那種動不動就下跪的繁文缛節,所以以後就免了吧!”
“陛下聖明!”
就在這時,原先康熙時期的大臣陳廷敬出列道:“啟禀陛下,臣認為陛下既然已經登基稱帝,就該早日定下後宮之主以及各位嫔妃,這乃是延續國本的大事,還望陛下聖斷!”
這位陳廷敬算得上是位能臣了,姜楓也曾聽說過他的大名。
後世對他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他不但為官清廉,還曾告誡家人,不得讓行賄送禮者上門。
對于這樣品性清廉且能力出衆的官員,姜楓自然不能讓他閑着。
所以他早在一個月前就直接任命陳廷敬為戶部尚書了。
另外像周培公、李光地、魏象樞、熊賜履等這些漢族名臣,都被姜楓唯以了重用。
陳廷敬的話,立刻引起了朝堂上大臣們的共鳴,許多人都走出隊列表達了對此事的支持。
姜楓點點頭道:“朕已有皇後人選,龍兒寬厚仁和、心性果斷且端莊賢淑,朕敕封龍兒為朕的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