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聯軍與蘇丹的伊斯蘭教馬赫迪軍共同出動了超過五萬人,在恩圖曼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即著名的恩圖曼戰役。
9月2日,數萬名蘇丹騎兵如潮水般沖向英軍陣線,馬蹄聲震天動地,根據過往經驗,英國遠征軍似乎是必敗無疑。
然而,結果卻令所有人都震驚了。
英國遠征軍僅僅20挺馬克沁重機槍的連續射擊,在短短幾分鐘内,蘇丹騎兵就如同秋風掃落葉般倒下,人和馬的屍體瞬間堆積成了小山。
埃及和蘇丹的騎兵随後又頑強沖鋒了數次,但最終還是慘敗,隻留下了驚人的屍體數量。
在馬克沁重機槍的猛烈掃射下,蘇丹騎兵完全潰敗,被英軍包圍全殲。
這一次姜楓給天龍軍裝備了一百把米國于20世紀20年代研制出的勃朗甯2重機槍。
2重機槍有個“老幹媽”名号,就是因為其強大的可靠性,從二戰後一直在美軍中服役。
2大口徑機槍采用大口徑50bg彈藥,有火力強、彈道平穩、極遠射程的優點,射速每分鐘450至550發。
其後坐作用系統令其在全自動發射時十分穩定,命中率也很高,算得上是一把世界名槍了。
姜楓從上個世界帶過來的各種槍支,基本上都是比較“古老”的型号,為的就是便于在這個世界能盡快生産出來。
有了這些熱武器的天龍軍戰士,對上喀爾喀的騎兵,猶如秋風掃落葉般将他們殺的七零八落。
三天後,劄薩克圖汗素巴第便派來了使者,想要跟姜楓進行談判。
最後的結果就是,喀爾喀部落同意歸降并接受姜楓的統治。
天龍軍在休整了一個星期後繼續朝西進軍,他們的下一個目标便是準噶爾部落的噶爾丹。
噶爾丹的實力和野心要比其他部落更大,他調集了超過五十萬的大軍準備跟天龍軍做殊死一戰。
此時的噶爾丹自然知道這支軍隊和以往清朝的八旗軍不同,他們手裡所拿的火槍威力極為強大。
不過噶爾丹還是沒有脫離這個時期人的固有思維。
噶爾丹認為,現在的火器,那種長長的鳥铳打一槍後,複裝子彈都要好長時間,還不如弓箭射速快!
而清朝的紅夷大炮,發射的都是實心彈,隻要自己這邊把騎兵之間的間隙拉大一些,那造成的傷亡也是很微小的。
所以噶爾丹對于姜楓的天龍軍擁有大量火器的事情,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開展之後,噶爾丹傻眼了。
那種黑乎乎的管子裡,發射出的炮彈,落到地上之後居然會爆炸,而且一炸之後,方圓幾丈之内就會死傷一片。
還有那種造型古怪的火槍,居然能連續發射出子彈。
整整一百把勃朗甯2重機槍射出的子彈,猶如死神的鐮刀,将噶爾丹的軍陣給撕成了破布條子。
自己幾十萬的大軍,在發動沖擊後,居然進不了敵方軍陣三十丈之内就會被打的血肉橫飛。
戰馬的嘶鳴,準噶爾騎兵臨死前的哀嚎,讓親眼看到這場一面倒屠殺的噶爾丹陷入了絕望與恐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