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頁)

日頭偏西,将遠山的輪廓染成一片模糊的金紅。

陳平川趕着那頭瘦骨嶙峋的老黃牛,慢悠悠地往村裡走。

牛餓,他也餓。

他這身體才八歲,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可肚子裡那點稀粥早就化成了水,現在隻剩下前胸貼後背的空落。

在這個貧窮、落後的時代,他最大的奢望就是吃上一頓飽飯。

是的,陳平川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高材生,誰知一覺醒來,成了這大業朝偏遠山村裡的一個放牛娃。

大業朝,曆史書上從未有過的名字,前世的那些名家先賢也不存在。

唯一的慰藉,或許就是這具身體還算健康,腦子也還靈光。

“哥!哥!回家吃飯啦!”

遠處傳來細細糯糯的喊聲,一個梳着雙丫髻的小小身影正朝他跑來,是妹妹陳平玉。

陳平玉今年五歲,瘦瘦小小的,像根豆芽菜,但眉眼清秀,很是乖巧。

陳平川停下腳步,等妹妹跑到跟前,伸手替她擦了擦額角的汗。

“慢點跑,仔細腳下,别摔着。”

陳平玉仰着髒兮兮的小臉,眼睛亮晶晶的:“娘讓叫你回去吃飯,今天有蒸紅薯!”

一聽到吃的,陳平川肚子叫得更歡了。

“好,回家。”

他牽着妹妹的手,加快了腳步。

陳家在這桃花村裡,算不上大戶,但也還過得去。

幾間土坯房,圍着一個光秃秃的小院子。

陳家人丁興旺,足足十幾口人擠在一起,是非矛盾自然也少不了。

當家的陳老太爺,七十多了,是個老頑固,一輩子就盼着家裡出個讀書人,光宗耀祖。

為此,家裡勒緊褲腰帶,死命供着陳平川的大伯陳仲文讀書。

陳仲文運氣還行,幾年前考了個秀才,可這秀才功名,卻像是塊沉重的磨盤,壓在了家裡每個人的肩上,成了全家的重擔。

到了家門口,陳平川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院門虛掩着,往日這個時辰,院子裡早該是鍋碗瓢盆響,吵吵嚷嚷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

今天卻異常安靜,連雞鳴狗吠都少了。

正屋的門緊閉着,裡面隐隐約約傳來争執的聲音。

陳平川給妹妹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别出聲。

他自己則蹑手蹑腳地湊到窗戶底下,側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