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頁)

“時”字的解法,曆來便有多種說法,吳子虛這是想看陳平川會選哪一種,又能否說出個所以然來,稍有不慎,便會落入圈套。

張金寶急得快哭了,小手緊緊拉着陳平川的衣袖,聲音都在發顫:“大哥,咋辦啊”

陳平川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安心。

他心中明鏡一般。

今日之事,已然躲不過去了。

這吳子虛,明顯是沖着方先生來的,自己不過是被殃及的池魚。

若自己退縮不前,反而更讓方先生難堪。

況且,這何嘗不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他這個“書童”,能夠名正言順學習更多知識,甚至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陳平川緩緩站起身。

他小小的身闆,此刻卻挺得筆直如松。

不卑不亢地對着吳子虛一拱手,朗聲道:“先生考校,小子不敢不答。”

“小子年幼學淺,見識鄙陋,若有錯漏之處,還望先生和在座的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他聲音清脆,帶着幾分獨有的稚氣。

但吐字清晰,條理分明,那份超乎年齡的鎮定,倒讓不少原本輕視他的學子暗暗點頭。

“小子以為,這‘時’字,固然有‘時常’溫習之意。”

“亦可解為‘适時’。”

“聖人所傳授的學問,不僅僅要時常溫習鞏固,更要懂得在适當的時機加以運用,如此方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樂趣,并從中獲得裨益。”

“譬如春耕秋收,各有其時,錯過了時機,便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