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頁)

晏書容聞言将她摟在懷裡,不住的摩挲,熱淚盈眶,“我的好嫂嫂,已有二十年沒有見面,她還想着我呢。”

在座的賓客,原以為主家安排一個道士來說吉祥話,現在才知道是晏家的大姑娘,兩歲就送到嘉蘭關的那個,面面相觑。

“好姑母,怎麼就哭起來了。”饒雪娘上前安慰晏書容,“子歸今日回家是生客,好歹先讓她認認人。”

這是二叔母。

“你怎麼不早說子歸今日回來。”晏書容抱怨,“早知道我就把家裡的姑娘都帶來,好讓她們姊妹熟悉熟悉。”

“你們都生活在一起,獨她一個替你們盡孝,在嘉蘭關陪伴着祖父母。”晏書容吸着鼻子,“好不容易回來,還怠慢她,合該替她辦個正經接風宴才是。”

“姑母說笑了,她這個小小人兒,可擔不起。”宋時輕笑,“也是賓客在座,她是個小輩,才讓進來打個招呼。”

日思夜想的女兒就在跟前,她看向女兒的眼神,要說慈愛,更不如說是審視。

晏子歸微微颔首,母親說的是,“總要親去姑祖母家拜訪,到時再見姑祖母家的姐妹也不遲。”

晏書容拍着她的手,“好好好,姑祖母在家等着你來,最好在姑祖母家再住上幾日。”

“嘉蘭關也不是修道的地方,大姑娘怎生這般打扮?”人群中有人問道。

晏子歸看過去,卻分辨不出是誰。

“這是莫家的表姑母。”晏書容同她說。

晏子歸順勢掃了一眼左邊坐着的老婦人,雍容華貴,此刻嘴角噙笑的看着她,滿臉慈愛。

這就是祖父那位姓莫的表妹妾室?

面上不露,隻回答疑問。

“去年祖母慣例去給祖父燒頭香,蔔卦算出流年不利,需得血親之人替名修行才能化解。”晏子歸解釋。

“可見你是誠心修行,孝心可嘉。”晏書容點頭,“去年一年平平安安的,今年官家允他回京,鎮守嘉蘭關二十年,總算可以回來,阖家團聚。”

“這是官家仁愛,也是祖父兢兢業業二十年之功,子歸不敢居功。”

在座的人對晏子歸來說都是生人,自家人可以慢慢理清關系,外來的客人主要是幾家姻親,莫家算上客。

原來明日是老太太的生辰,親戚們今日過來是陪壽。

“不知道是哪家的老太太過壽?”晏子歸佯裝不知,“縱使時間匆忙,我也該準備一份禮物以表寸心才是。”

“大姑娘莫不是糊塗了,我們聚在這裡,還能是哪家的老太太,自然是你家的老太太。”莫姑媽笑道。

晏子歸也笑,“祖母在嘉蘭關,我真不知道晏家還有一個老太太。”

熱鬧的室内再次鴉雀無聲。

正室尚在,小小妾室,豈能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