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1頁)

出去看球,晏辭早就告知,要早些出門,因為到那附近人多車多,不提前出門就得堵在路上。

晏子歸想穿個男裝出去。

紫蘇攔着她,“大娘子昨日特意囑咐了奴婢,今日要給姑娘好好梳妝。”

“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大娘子是這樣安排的。”紫蘇雙手合十,“奴婢昨晚上想了一夜頭發和妝容,姑娘就給奴婢一次機會吧。”

晏子歸沒辦法,坐着讓紫蘇給她梳妝打扮。

甘草和丹砂在旁看着,“這樣好看。”在嘉蘭關的時候,衣服穿好,頭發簡單,臉上隻抹脂膏,也是防着被風吹裂,畫眉啊,描唇啊這些都用不上。

她們兩個在嘉蘭關時沒有自己這方面欠缺的覺悟,到京城有覺悟了,有意識跟人家學,也比不上紫蘇這樣心靈手巧。

好在紫蘇人很本分,除了梳妝,其餘方面并不會緊緊簇擁在姑娘身邊,也不過分讨好姑娘,對她們造成無言的壓迫。

紫蘇知道晏子歸不耐煩久坐,也是盡量減少時間,等到來人過來催促,晏子歸正好畫好,提着裙擺歡天喜地就出去了。

江采女看到她含笑道,“是我疏忽了,以後要給你準備梳妝的時間。”

“祖母别笑話我了。”晏子歸挽着她的手臂,“我們走吧。”

這種熱鬧,晏家往年是不參與的,今年是為了盡孝才有的這次行動,也并不是全家出動。

宋時不去,晏識文知道丁妙雙喜歡看球賽,現在不能去,他也不去以免她心裡不平衡,晏識學是不感興趣。

晏識德和晏識真去。

晏甯夫妻倆都不去,所以二房的子女都沒去。

晏賦自己要去,把王露梅也帶上,“大嫂二嫂都不去,總得有個兒媳婦随侍母親吧。”

于是三房的三個小的也全帶上。

晏子佩去,就捎帶上晏子衿,原本宋時說人多易生亂的場合小娘子就别去了,現在臨上馬車,晏子佩要帶晏子衿,晏子衿也想去,攔也沒法攔。

主仆加起來坐了三輛大馬車,晏辭說擠一擠,“車多了到時候也麻煩。”

他自己是沒去過,隻聽旁人說過擁擠的盛況,做了各種預案,生怕路上會出什麼問題。

好在一切有條不紊,中間稍有擁堵,但是耐心等候片刻就通過,到達球場門口,被人引到包間。

晏辭說到路上不算堵,“我聽别人說的可怖,還特意提早出門了。”

“晏大人這個時候來是最舒适的,再晚,就寸步難行了。”小二笑道,“雖然咱們特意留着貴人道,但是人一多,也維持不過來,總共這麼寬的路,路上有人,總不能把人都撂起來,等馬車通過吧。”

晏子歸打量四周,外面看着方方正正的建築,上樓梯後才發現,是外方内圓中空的一個建築,中間是空地,用石灰劃出方形的形狀,兩兩相對的球門,長旗,銅鑼大鼓,球場外還散落各色彩棚。

下面不是房間,而是青磚砌成溝壑圍成圈,有三四圈,現在已經有人在。站在溝裡,也能坐在圈上。上面的木制建築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房間,再以長廊相連,這就是包間。

小二把人領到包間,晏家的下人立即開窗,把從家裡帶來的坐墊和茶具擺了出來,得知比賽時間還早,晏安邦就問,“我這一路來沒見過小攤小販,我記得當年要有這麼多人的地方,少不了一些賣吃的喝的小攤販。”

“他們多集中在西門,北門,一些平民小吃不能來打擾了貴人。”小二客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