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頁)

宋時還在猶豫時,晏辭受傷也是恰到好處,她可以再想想,要不要去趙家提醒一番。

她倒不是心疼晏貞英,當初嫁的時候就勸了不要嫁,既然二房一意孤行,現在什麼結果都是他們應得的。

但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晏,晏貞英同其他晏家姑娘到底血脈相連,晏子歸在東宮講究名聲,晏家其餘未嫁的姑娘,也不能讓未來夫家看扁了,受到委屈竟然連娘家一句聲讨都沒有。

“二叔自己去了嗎?”晏子歸問。總歸是要晏貞英的父母去了沒效果,再想着讓家族裡勢大的大伯大伯娘出面敲打,父母什麼都沒有做,躲在兄嫂身後,惡事讓兄嫂做了,不能破壞他們和親家女婿的關系。

這不是純算計人嗎?

宋時也想到此處,“說是你二嬸去了,但是莫姨娘那張嘴,真真假假,去沒去的,說了什麼咱們也不知道。”

“他那房裡,反正壞事都是女人做的。”晏子歸輕笑,“二叔清清白白什麼都不知道,隻會孝敬姨娘,心疼女兒。”

“你二叔的官做的也不順當。”宋時撫摸着手腕上的镯子,“上個月在職上犯了錯,讓回家反省,沒說什麼時候官複原職,莫姨娘哭說是因為你爹得罪了人,他無辜被牽連。”

晏子歸看她神态,“爹就真的這麼認為了?”

“姨娘纏人的很。”

“要我說,知道爹耳根子軟,姨娘會纏人,就該攔着不讓他們見面,爹得罪人那會自個都沒官做,二叔要是那個時候丢官,你要說受牽連咱們也認了,時過境遷說什麼牽連,那他兒子日後科舉不好,也是因為爹得罪人被針對了呗?”晏子歸不屑。

“你是不懂這些老婦人的手段,你要真隔絕不讓見,她坐在大門前哀訴幽怨,明兒就有禦史參你爹了。”你要說姨娘關系不親近,那到了政敵嘴裡,雞毛大的事都能變成大事。

現在家裡隻能維穩,經不起波折。

“你爹已經算長進了,要換從前,莫姨娘哭到第三遍他就受不了了。”宋時為丈夫在女兒心中的形象還是辯解一句。

“現在你爹就拖着,說是找原來吏部的同僚疏通關系,但是好位置不易得,先等着。”

“幹脆直接說二叔不是做官的料,現在咱們家在風口浪尖上,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着,與其他在外當靶子,不如回家安穩。吓唬吓唬他,他做事不仔細,現在隻是回家反省,日後指不定會有牢獄之災。”晏子歸道,“晏識道讀書還可以,就說等他考出來,全力扶持他。”

“識道不是你二嬸親生的,到時候她也有的鬧。”

“那等她的兒子考出來,也是一樣的支持就行了呗。”晏子歸彎起嘴角,“她自己兒子不愛讀書考不出來,那也不能全家都陪着他當白身,對二叔和姨娘來說,兩個都是親子孫,誰有本事就占誰的光。”

你解決了她家男丁的前程問題,誰還關心晏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