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開始看南華真經,晏子歸見狀調笑,“殿下叫聲師姐,我來給殿下講經。”
“這你也會?”周洄其實興緻并不高,隻是慣性接話。
晏子歸查覺到,挨着他坐下,兩人同坐一椅是常有的事,“殿下要入道門除了常見的老莊外,清靜經,太上感應篇才是口頌上選,若要和道士談天說地,看一點周易,抱樸子也足夠了。”
文士讀的莊子,道士讀的南華真經,内容一樣,隻是封面不同。所以晏子歸才能一眼看出太子的意圖。
周洄面露擔憂,父皇最近越來越信任紫陽道長,除上朝外的時間多是和道長相處,就是他去求見也是如此,往常父子倆說話的時間,都變成他在一旁聽父皇和道長說話。
雖然紫陽現在看來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模樣,但是周洄心裡還是免不了擔憂,從古至今天子信重道土各種下場都寫在史書裡,好的實在不多。
“人到一定年紀,就會覺得虛無,因為衰老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就開始像外尋求信心。很多人年輕的時候不信佛道,到老了就信了,就是這個原因。”晏子歸安慰周洄,“隻要父皇不亂吃丹藥就沒事,道士能言善道就當是為父皇寬心。”
“隻怕吃丹藥是早晚的事。”周洄歎氣,張成探聽的消息,父皇近來召喚侍寝的人和次數都在增加,年輕的嫔妃使盡解數,父皇倒底有了年紀,先前還隐隐約約聽說有力不從心,近來已經沒有了,那人不能還老回童,這莫名的力量自然有它的來處。
周洄不太願意去想父皇為了重振雄風竟然去吃藥,親近道土,這實在不是明君所為。
其實嚴格說來周元載當皇帝隻能算中庸,但誰讓周洄身為人子有對父親的崇拜。
淑貴妃倒底不能容忍宮中有自己的翻版,也是李婕妤年輕氣盛不知收斂,被淑貴妃略施小計,就讓官家撞見她在官道上欺負嫔妃,官家大怒,降為官女子,撤了綠頭牌,等同打入冷宮。
李婕妤還期盼着紫陽道長為她說情,但是她等不來消息見不到人,移到儲秀宮,不過半月,受不住落差,就自尋短見死了。
淑貴妃隻是不想她在面前蹦哒,沒想過要她的命,聞聽消息後,長歎道,“連失寵都接受不了,送進宮做甚,白誤了性命。”
私下讓人請了道士給她做道場。
後宮很久沒死人了,李婕妤的死給最近過熱的後宮潑了冷水,時近深秋,北風蕭瑟,人心如落葉,無依無着。
正旦周元載在宮要上表示昨日夢見一騎牛老翁對他說,汝以教命,當興吾道。他不知何解,紫陽道長出列回道,“陛下夢見的當是我教聖祖老君,老君授夢,可見陛下非同尋常,是神霄玉清下凡塵呢!”
周元載聖心大悅,當即封紫陽為紫陽天一真人,宮内賜觀,為紫陽宮,享一品俸祿。
大過年的,就是有人覺得不妥,也不會出聲掃興。
年後周元載表示要大修宮觀,讓天下人都來信道,信有道,則善念生。群臣看向為首的郭江源,見他并未出聲制止,說明他是認同此事。
晏辭皺眉,陛下要修個圍場,他推三阻四不願意,說陛下不可沉迷玩樂,對朝廷無益,難道陛下信道就是對朝廷有益?現在隻是大修官觀,恐怕下一步就要泰山封禅。
這讓人如何不懷疑他們之間有利益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