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杆子不是買賣。
求人和被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餘天通過簡短談話,嗅到了中年男人的難處。
故作神秘,說出這一番話來,中年男人果然動了心。
“你是幹啥的?聽你這口音,是外地來的吧?你怎麼賣?”
中年人保持應有的警惕。
“吃了飯再說,總而言之,我自有辦法,能把你面前這些襪子全都賣出去。”
餘天不做解釋。
“你想吃啥?”
中年男人略微思索一陣,又問。
“包子,面條,簡簡單單,有酒最好!”
餘天并不想吃什麼豪華午餐。
隻要是熱乎的就行。
剛才的兩個紅薯,僅僅墊了個底兒,現在的他,說到吃的,又覺得餓了。
一拍即合。
吃些包子也花不了多少錢。
雖說餘天穿得不咋樣,可萬一這小子真能說出點兒什麼來呢?
商人都是很敏銳的,最重利益。
中年人立刻找了個跟班,看着攤位。
自己則帶着餘天,出了市場,繞到義湖另一邊,找了家小館子。
落座後,兩人自我介紹一番。
中年人叫王東嶽,義城本地人,四十四歲,四個月前,剛上任春風織襪廠的銷售科科長。
酒過三巡。
兩人打開了話匣,談天論地。
王東嶽雖比餘天年長。
但比起見多識廣,他是自愧不如。
“兄弟!”
王東嶽又給餘天滿上一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的見解太豐富了,和你這身打扮,完全不符!幸好我沒以貌取人,你說的好多事兒,我聽都沒聽過!你剛才說啥?再過二十年,人們能直接拿着手機打電話?要真是這樣的話,我搞這個銷售,也就不難了!”
八十年代哪兒有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