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頁)

八十年代哪兒有手機。

有固定電話都算奢侈了。

而且打長途電話很貴。

一般的電話機上,都有鐵盒子,上着鎖,可不是誰想打,就能打的。

“這隻是我對未來的猜測”

餘天一口飲下,“王老哥,剛才我說的條件,你覺得怎麼樣?隻要你和我回春城走一趟,襪子的事兒,我肯定幫你解決。錢款,半個月内就能全收上來,食宿我全包,不用你出一分錢。”

餘天是想讓王東嶽帶着襪子,和自己回一趟春城。

他有信心把這些貨都賣出去。

但他沒有具體說明怎麼操作。

方法要是都交代了,自己也沒啥能拿捏的了。

王東嶽是本地人,土生土長,習慣了在義湖旁邊做生意。

外地?

他還真沒去過太遠的地方。

他這個銷售科長,頂多就是陪着從外地過來采購的客商,喝酒聊天,促成生意。

八十年代,出差不太盛行。

一般出差的人,都是政府工作人員,上山下鄉。

路況不好,到哪兒都不方便。

出差對人們來說,算是苦差。

最重要的是。

每個城市,大多數的貨品流通,幾乎都在本地銷售。

地域不同,價格不同。

相隔不過百公裡的兩地,同樣的貨品,也有可能差出一倍有餘。

義城更是如此,東西比春城便宜。

信息差就是商機。

這也是為什麼餘天有信心,能把這些襪子帶回春城後賣出高價的原因。

春城的襪子,質量一般。

但零售價和批發價,比起義城來,卻要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