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1頁)

9

半個月後,江城市政府禮堂,燈火輝煌。

一場規格極高的表彰大會正在舉行,旨在嘉獎在“8·12特大文物走私案”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集體與個人。

我作為揭開整個案件的關鍵人物,被安排在了和榮譽證書,我看到了台下無數雙敬佩、好奇、羨慕的眼睛。

那個曆史系的男生也在,他眼中閃爍着激動又感激的光芒。

新任的博物館館長對我用力地點頭微笑。

甚至連那位威嚴的國家文物局老專家,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按照流程,我需要發表獲獎感言。

我走到話筒前,清了清嗓子,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下來。

“大家好,我叫林愫。”

“我不是英雄,隻是一個普通的曆史愛好者。我所做的一切,源于我爺爺從小對我的教誨,‘讀史使人明智,鑒古使人清心’。這句話告訴我,曆史不僅僅是紙上的故事,它是有溫度、有脈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時代的切片,是前人留給我們無聲的信箋。當一件赝品被當做國寶頂禮膜拜,而真正的瑰寶卻在黑暗中流離失所時,我想,任何一個讀過幾年書、心裡還存着幾分敬畏的人,都無法保持沉默。”

“這個獎,不屬于我個人。它屬于那些真正用一生守護着我們文明根脈的人,屬于那些面對謬誤敢于說‘不’的勇氣,屬于我們每個人心中那份不容玷污的文化尊嚴。”

我沒有提家族,沒有談功績,隻是鞠了一躬,便走下台。

掌聲比之前更加熱烈,經久不息。

表彰大會結束後,國家博物館的館長親自找到我,遞上一份燙金的聘書:“林愫同學,我們正式邀請你加入國家博物館青年專家顧問團,你的才學和風骨,正是我們需要的!”

我微笑着婉拒了:“謝謝您的厚愛。但我想,我還年輕,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我隻想先安安靜靜地讀完大學。”

暑假結束,我背着布包,回到了闊别已久的大學校園,仿佛之前那場驚心動魄的風暴,隻是一場夢。

但校園裡,我的傳說早已傳遍。

走在路上,總能收獲各種注目禮。

曆史系的課堂上,教授講到清代琺琅彩時,會半開玩笑地說:“關于這一點,我們班的林愫同學,可能比我更有發言權。”

我隻是笑笑,繼續低頭做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