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0頁)

我點頭,從背包裡掏出一沓手稿,硬盤插進老舊電腦裡,“那就從這首改編曲開始。”

我把廢曲《花折》的結構拆了,打碎重編,把所有被節目删掉的部分做了翻唱混剪。

原本8分鐘爆裂舞台,我做成了2分鐘快剪+雙重畫面+分屏情緒線。

我一邊剪片一邊剪腳本,一邊壓預算寫詞,一邊學會計算音頻聲軌自動轉碼。

他們在公司拍雜志,化精緻妝,拍治愈綜藝,我就蹲在十平米工作室裡,吃泡面寫副歌。

連拍攝用的燈,都是我打工的錢租來的。

同公司的人勸我:“你要不要緩緩,等點投資再上?你現在熱度都被她壓下去了。”

我搖頭:“她吃不下的東西,遲早會吐出來。”

我壓着每一分錢做出一個兩分鐘的v的deo,當天晚上自己剪完上線。

沒有宣發,沒有置頂,沒有營銷。

隻有一句文案:

【鏡頭不夠,我自己湊。】

上線十分鐘,評論隻有八條。

上線兩小時,轉發過百。

淩晨三點,一位知名舞評人轉發道:

【觀感沖擊,情緒打點,分層分幀剪輯都很絕,林星瀾牛叉。】

轉發瞬間爆炸。

林星瀾自己剪的舞台

一個人能抵一個剪輯部+編導組

你确定盛遠解約的是廢才?

第二天醒來,熱搜第三。

而我正穿着舊運動服,準備進行下一個剪輯工程文件。

内心毫無波瀾,甚至想喝一碗樓下五塊錢的鹹豆腐腦。

7

我上線的那支《花折》重編版舞台,沒買熱搜,沒請轉發,沒挂營銷号。

隻靠最原始的東西傳播,業務能力。

剪輯一幀幀踩點,情緒鋪墊、情節推進、爆點釋放,一個比一個準,幾乎可以作為舞台結構教學視頻使用。

最炸的,是副歌前3秒我緩慢轉身擡頭的鏡頭。

原本在節目裡被剪沒了,我用十多個練習室版本的素材剪了一個極緻特寫。

“那一眼,像是從廢墟裡長出來的野玫瑰。”

有人在評論裡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