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1頁)

張濤聞言,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以為沈青也要來奉承他。

哪知,沈青話鋒一轉。

“但是,晚輩以為,對于此例‘痿症’,若僅僅依據張博士方才所言之‘陽氣虛衰,督脈不振’立論,而忽略了患者舌苔厚膩微黃,舌下脈絡瘀紫,以及其病程中反複出現的低熱、口苦、肢體困重等細微症狀,恐有失全面。”

“張博士的方案,一味強調溫陽益氣,峻補督脈,若用于此等濕熱内蘊,瘀血阻絡之證,恐有‘火上澆油,閉門留寇’之嫌,非但無益,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沈青這番話,說得不卑不亢,條理清晰,每一個論點,都直指張濤方案的要害!

張濤臉上的得意笑容瞬間僵住,取而代之的,是被人當衆戳穿短處的惱羞成怒!

“你你胡說!”他指着沈青,厲聲反駁。

“你憑什麼說我的方案不對?你有什麼依據?難道你的診斷,比我們京城名師的傳承還要高明不成?”

“你若真有本事,就拿出你具體的治療思路和方劑來看看!别在這裡故弄玄虛,危言聳聽!”

面對張濤的激烈反诘,沈青依舊從容不迫,神色淡然。

“治療思路,自然是有的。”

“當以‘清熱利濕,化瘀通絡,兼益氣養陰’為大法。”

随即,他口述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配伍精妙的小方劑。

“可用蒼術、黃柏清熱燥濕;輔以丹參、川芎、雞血藤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佐以生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再配伍少量太子參、麥冬益氣養陰,以防苦寒化燥太過,損傷陰津。”

在場的一些真正懂行的中立學者,以及那位心思細膩的女博士生劉芸,聽得是暗暗點頭,看向沈青的目光中,充滿了驚訝與贊賞。

而之前還氣焰嚣張的張濤,此刻卻在沈青提到的幾味藥材的炮制細節和劑量斟酌問題上,想繼續開口挑刺,結果卻被沈青引經據典,一連幾個反問,問得是張口結舌,啞口無言!

甚至,還暴露了他自己對某些常用藥材臨床應用細節知識的極度匮乏!

一時間,張濤面紅耳赤,窘迫萬分,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

一直坐在不遠處,看似閉目養神的孫明陽教授,此刻臉色也微微沉了下來,看向沈青的目光中多了忌憚。

這小子,果然不簡單!

就在此時,一直默默坐在前排,之前并未怎麼發言,但身份顯然極為尊貴的一位老者,緩緩站起了身。

他頭發花白,面容清癯,但雙目炯炯有神,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儒雅氣質。

此人,正是京城醫學界的泰鬥級人物,在中西醫結合領域都有着極高建樹的,鐘振國院士,人稱鐘老。

鐘老輕輕鼓了鼓掌,示意大家安靜。

他看向沈青,眼中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贊賞。

“好!說得好!沈青小友,你對中醫經典的理解,對辨證論治精髓的把握,以及這份臨危不亂的膽識和氣度,都讓老朽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