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1頁)

她是一個何等聰明的商人!

她在瞬間便意識到了自己可能嚴重錯估了眼前的形勢!

她一直以為,沈青這個内地小縣城的年輕人,以及他這個看起來簡陋無比的小作坊,不過是空有寶山而不知其價的土包子,隻要自己抛出足夠多的金錢,便能輕易将其連皮帶骨,一口吞下。

她卻萬萬沒有想到,對方的身後,竟然還站着像黃老先生這樣,具有雄厚實力和國際視野的海外華人商界力量!

如果,真的讓黃老先生那樣的傳統渠道商搶占了先機,以“正統傳承”、“國貨之光”的旗号,率先在海外華人圈中打開市場,打響名頭。

那麼,她寶芝堂再想憑借着自己那套現代化的商業模式和流水線産品去複制,去競争,其難度,将是現在的十倍,百倍!甚至根本就毫無勝算!

一時間,陳嘉怡那張原本還挂着自信笑容的俏臉上露出了凝重與掙紮之色。

她心中暗自權衡,利弊得失,飛速地在腦海中進行着盤算。

而就在陳嘉怡陷入深思熟慮,暗自權衡的這幾天裡。

沈青在東城縣,也并沒有閑着。

他利用作坊裡現有的部分流動資金,和王德發老師傅一商議,索性大張旗鼓地,在作坊門口挂出了一塊嶄新的牌子——“東城縣沈氏降真香傳統手工藝傳習班”!

他們面向全縣公開招收了十幾個心靈手巧,踏實肯幹,品行也足夠端正的待業青年,作為王德發老師傅的第一批入室弟子和學徒。

沈青親自為這個“傳習班”制定了教學計劃。

他不僅要求王德發老師傅,将那些最為傳統的卯榫結構、雕刻打磨等木工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這些年輕人。

他自己更是會每周抽出半天的時間,親自為這些學徒講解降真香的藥理特性,以及中醫養生的一些基本理念,讓他們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沈青這一舉動,可謂是一石數鳥!

不僅在短時間内,初步解決了作坊因訂單激增而導緻的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

更為縣裡許多待業青年和他們的家庭,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就業難題。

此等義舉,立刻便赢得了東城縣裡從上到下,從縣領導到街坊鄰居的一緻贊譽和好評!

陳嘉怡在經過了數日的市場調查和深思熟慮之後,再次找到了沈青。

這一次,她那通身的氣場和态度,便明顯比之前軟化了許多。

她的眼神中,少了幾分商人的精明與算計,卻多了幾分對沈青的敬佩與好奇。

“沈先生。”陳嘉怡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略帶幾分自嘲的苦笑,“我承認,之前,确實是我有些急功近利,也有些坐井觀天了。”

“我小看了沈先生您對這份事業的情懷與堅守,也低估了您這些産品背後所蘊含的,那份足以打動人心的文化力量。”

“所以,我今天來是想告訴您,我們寶芝堂願意做出最大的讓步。”

她看着沈青,語氣誠懇地說道:“我們可以重新商議我們的合作方式。關于合資公司的絕對控股權問題,我們可以再談,我們寶芝堂,甚至可以不要那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但是!”陳嘉怡話鋒一轉,那股屬于商業女強人的銳氣與果決,再次顯露出來。

“我們降真香系列産品在海外市場的獨家代理權,我們寶芝堂,勢在必得!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沈青見狀,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