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1頁)

葉辰深知,單憑自己的三言兩語,難以長久蒙混過關。畢竟,木之行閱曆豐富,不是輕易能被糊弄之輩。

于是,葉辰決定适當透露一些那位前輩大能殘存記憶中的修武感悟。這些記憶雖殘缺不全,已無實際價值,但用來震懾旁人卻綽綽有餘。

想到這兒,葉辰緩緩說道:“我也不清楚師父的具體境界。不過,他曾提及,武道可分為兩大階段。他如今正專注于第二階段的探索。”

木之行眼神一亮,急切地追問:“哦?是哪兩個階段?”他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他知道,能聽到這樣的高人見解,是極為難得的機會。

秦紫怡同樣被吸引了過來。她睜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葉辰,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葉辰沉穩地答道:“武道的精髓在于‘武’與‘道’的平衡。‘武’代表肉體的錘煉,‘道’象征靈魂的升華。師父常言,世間如苦海無邊,修武者需以肉體為舟,靈魂為槳,方能在苦海中破浪前行。”

“若不錘煉肉身,舟體脆弱,遇風浪則傾覆;若不修養靈魂,動力不足,即便壽元将盡,也難以抵達彼岸。”

“從後天到先天的過渡,正是修武者從單純鍛煉肉體,轉向修煉靈魂的關鍵時期。後天階段,我們專注于肉體的強化;而先天之後,靈魂的修煉則成為主流。”

“先天之後,竟是修靈魂!”木之行先生身子一震,仿佛被雷擊中,眼神瞬間銳利如劍,直刺蒼穹。

他那枯瘦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膝蓋,每一下都似在觸摸着武道的真谛。這些年他在後天境界徘徊,日複一日的修煉,卻始終無法窺得先天的門徑。此刻,他才驚覺,自己竟一直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葉辰娓娓道來:“家師曾言,‘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胎兒在母體之内,無法通過口鼻呼吸,隻能依賴臍帶與母體相連,借助氣血循環來維持生命,這便是先天内息。

而當人降生世間,剪斷臍帶,便轉為後天外息,依靠口鼻來呼吸空氣。先天内息能讓靈魂沉入空靈甯靜之境,更易與天地元氣相感相通。

靈魂感悟天地至理,真元引動四海之力,這才是真正的先天境界。而後天到先天的過渡,便是摒棄凡胎俗體的束縛,重歸于胎兒時的靈體狀态,由外息轉為内息。”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木之行喃喃低語,似是自言自語,又似在誦讀天書。

他那深陷的眼眸中,光芒閃爍,如繁星點點。葉辰的話語如同黃鐘大呂,在他心間震蕩回響。每一字每一句,都似在拆解他過往的認知,重塑他對武道的理解。

他恍然大悟,自己苦修六十年,竟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他那曾經引以為傲的修煉之路,如今看來,竟是如此的狹隘與短淺。他不禁悲從中來,卻也難掩内心的激蕩。

“可笑啊,我三十六歲通脈,五十歲入後天,之後六十年,日夜苦修,絞盡腦汁想要踏入先天,卻始終不得其門。原來,我一開始就錯了”木之行老淚縱橫,聲音中滿是滄桑與無奈,“六十年,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而我,竟一無所獲!可歎,可歎!”

葉辰在一旁靜靜聆聽,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沒有大宗門的傳承,想要踏入先天,難如登天。大宗門的底蘊,是那些靠個人摸索修煉的武者所無法想象的。

那些古老的宗門,傳承千年,将每一代的智慧與力量代代守護,從不外洩。他們對資源的掌控,對功法的保密,宛如銅牆鐵壁,堅不可摧。即使是皇室,也難以從大宗門手中獲取那些珍貴的丹藥與秘籍。

且不說從後天到先天的轉變,需要武者以無上珍寶淬煉肉體,重歸靈體,這等丹藥,各大宗門視若拱璧,又豈是尋常人能夠觸及?

便是皇室貴族,也難以從大宗門手中分得一杯羹。大宗門的高牆深院,将無數天才豪傑拒之門外,隻留下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武者,終生難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