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按你說的那個方法,那我們村和你們村就屬于合作模式,絕對可以傳遍整個縣城。”
“是的村長,這就是村和村之間的合作。”
楊浩笑了笑,繼續說道。
“說完了合作模式,我們就來說說制造廠的營銷方式。”
“想要兩個村成為縣城的第一村,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村莊規範化,要分工明确。還要有自己的管理層,我們村我帶動的是集體大棚,你們村就是集體牛皮生意。”
“規範化就是說,你們村的制造廠,首先要選出幾個管理層,一個管理商品質量,一個管理人員作風,還有一個管理牛皮質量檢測,最後一個管理廠裡的集體制度的。”
“營銷方案,這個問題是我來負責,我負責去找各種合作商,至于分成我六你們四。”
這是我們之間的雙赢模式。
隔壁村村長一邊聽。一邊拿着筆做筆記。
等到楊浩說完之後,村長把所有的内容再看一遍之後,看向楊浩的眼神裡滿是欣賞。
“楊浩兄弟,你可真是一個商業奇才。簡直就是太難以形容了。”
說到最後隔壁村村長已經找不到任何詞來形容楊浩的的商業頭腦了。
“村長您過謙了,我隻是随口提幾個建議嘛。”
“您不嫌棄我就行。”
楊浩謙虛的說道。
她之所以要把這個村子一起帶起來,主要是因為兩個村存在着經濟聯系,如果這個村不做我們的牛皮生意,後期他就沒有理由開這個村裡要一些大棚的技術人員。
這就是雙方共赢的事情。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村得牛皮技術要比他們村的好很多,這樣他的牛皮生意質量和細節都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
楊浩不過是幫助自己罷了。
“楊浩兄弟,不管怎麼說,你願意帶動我們村一起,确實是解決了我們村失業人員的困難。”
隔壁村村長一臉的認真。
“我們村,欠你一個大人情。”
楊浩聽到這話,沒有再說什麼,隻是對着村長笑了笑。
其實這個人情算是楊浩白撿的。
“說了這麼多,差點忘了問。楊浩兄弟你來我們村是有什麼事嘛?”
直到這個話題結束,兩個人才想起來,楊浩來這裡的目的。
“村長。我今天來就是為了你們制造廠的事,并且去李文伯伯哪裡加大各類肉的訂購量的。”
楊浩沒有隐瞞的說道。
“我想在李文伯伯哪裡每天再加200斤肉類。”
隔壁村村長聞言,臉上出現了震驚的神情:我聽李文說過,你每天的訂購量可不少啊,現在又要加購嗎?但時李文現在的養殖場供給量可是跟不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