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館吧,吸收一些古文化方面的知識。”廖宇航原本要帶孩子去書店,臨時起意增添新的項目。
“好啊,好啊,又能拍好多照片。”等拍完今天的就把照片全總洗出來,孩子隻等着看拍出來的效果。
廖宇航聽到孩子興奮的笑聲,收回外放的思緒跟對方說起今天的行程,不光去博物館書店也不能落下,“你這個年紀多讀些課外書提高語言水平到時候寫作文的就用不着死記更背。”
“好啊,全聽爸爸的安排。”孩子對此毫無意見,收拾東西告訴了老爺子一聲。
廖宇航心裡揣着事,一路上孩子說話沒能立即做出回應,被孩子抱怨了好幾回才有所收斂,哄了一番便罷,心道有與沒有無甚大了區别,隻要活着不出現異常就夠了。
孩子不太想去父親所在的部隊學校讀,好似見了那人以後滿心滿眼全是對方渾身上下散發出的美妙滋味,可望得到哪怕是強取毫奪在所不惜。
明天就得跟随父親去新的學校參加考試,一旦合格就得在那邊念到至少六年級,跟心目中的大餐相比父親提供的血隻能算小菜根本不夠看。
聰明的孩子貪得無厭的内在當然空前興奮,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想辦法找到什麼樣的借口可以打消父親的安排而不使長輩起疑心?
說自已适應不了新環境,頻頻的變換環境導緻内心上的忐忑不安?孩子認為這一托詞打動不了父親,以自身對父親的了解必然會說一回生二回熟,做什麼事不都得從頭開始時間一長就好了。
這要怎麼辦自覺十分的愁人,孩子懊惱的咬着被子邊緣在床上來回翻滾,難道要跟父親說舍不得剛交的新朋友?
父親肯定要說到了新環境還可以重新認識到不少新的小夥伴,小孩子家家哪有舍不得的關念,等熟悉之後就沒有那些在大人眼中不算事的小煩惱。
自已那一套說辭解決不了當下的疑難,孩子愁得半晚上睡不着覺,難不成要在長輩面前任性一回,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撒潑打滾耍無賴?
這種拙劣的手法别想着蒙混過關,到頭來還會被詢問真實的原因,難道說一個不想去就能解決現有的困擾?孩子認為還不如說舍不得家中長輩更合時宜,最起碼長輩心生感慰說話時語氣會和藹許多。
想不出頭緒的孩子氣惱的咬被子發洩,也不知道什麼時間迷迷糊糊睡過去一覺到天明。
由于半晚沒睡精神狀态不是很好,眼皮子耷拉下來感覺睡不醒總想閉眼再眯會沒精打采的洗漱下了樓,看到父親已經坐在餐桌前,一個激靈徹底醒了神!
“怎麼了這是?”看到孩子臉上的倦意,廖宇航好奇孩子晚上難不成當夜貓子去了,怎麼把自已整得一臉疲憊哈欠連天。
“沒睡好。”孩子大腦處在一團漿糊的狀态,下意識接話回複。
“做惡夢了?”廖宇航站起身走到孩子面前探了下對方的額頭,沒發燒就是說不生病的可能,看來真是沒休息好。
“沒有。”要是做惡夢那還了得!哪還能空出多餘的腦細胞去深思熟慮推掉轉學的計劃,孩子坐下靠在椅背上活像沒骨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