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去拿手機和背包。”這個問題非常容易回答,孩子張口即來想都不用想回以事實。
“手機雖然被對方破壞掉了,但是裡面有電話卡興許還是完整的,手機是我最喜歡的一款又是爸爸給買的生日禮物,舍不得丢掉。”還好機靈的拿回來了,孩子原本取回手機的目的是不想特殊部門的人順着手機這條線以及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已的頭上。
連一點準備時間都沒有,在那種未同家人商量過的前提下,很有可能一激動被對方輕而易舉的套出話來。
拿回的手機不僅僅抹除了證據拉長了查找的時間,還在回家後當下成為絕好的證據讓長輩不再懷疑自已所說的事實,一舉兩得真不愧是下意識的絕對衡量。
“至于背包,裡面不光有在同學家寫完的作業還有買來的點心,在我的眼裡這些都是重要的東西丢了沒辦法補回來。”孩子說的可是大實話,人都死了沒有了威脅當然要拿回屬于自已的東西。
在羅斌看來孩子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拿走查找的證據拖些時間,留給廖家一家人編造謊言的充分時間,真可謂一石二鳥。
若非知道錯過了,羅斌哪用得着等案件結束之後前來詢問對方事件的始末。
要說孩子是受害者本無不對,理當照拂小心對待,畢竟才丁點大的年紀就遭此劫難,換一個正常孩子怕是心裡承受不住早就崩潰了。
聽到的普通案件中,小孩子被人綁架即使救回來神情難免恍惚精神不正常的大有人在,需要做長時間的心裡疏導,反觀廖家的這位小祖宗,僅有幾次表現出正常的情緒變化,其他時間内眼底所掩飾出不那麼熟練的情緒反而更能印證出一個人的心裡素質有多強。
本不應該對一個孩子太過苛刻的去當同齡人看待而問責,羅斌也不想誰讓廖家的孩子過分與衆不同那種不拿殺人當回事的心态着實令人膽顫心驚,這麼小就已經手染鮮血而未有絲毫的情緒宣洩,長大之後怕是又要多一位冷血無情的人。
說起來對方長大後做為通靈者,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境着實令人側目,這樣的心态羅斌更希望對方可以用在正道上,而非有朝一日為了玩樂破壞了原有的規矩。
最不習慣遇上殺人如麻的嫌疑人,雖然這樣的比拟對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而言相當的不公平,但是在羅斌的眼裡孩子鎮定自若的神态已經超出同齡人太多,跟大人又有何分别。
不應該以其年紀的大小便下意識帶着有色眼鏡去劃規分類,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正是七八歲的年紀所彰顯出的神情舉止已經可以從中窺視出将來成長後的模樣。
話歸先前問題已經問的差不多了,觀廖宇航的面色略有不愉顯然想盡快趕他們離開,羅斌也就遂了對方的意願,不在對方的地盤上專門膈應人。
“我們也該走了。”羅斌什麼話都沒有留下,也沒有去安慰與其屬于受害者的孩子,這份工作應該對方的家人來做才更為妥當,免得對方多想又生出一些心病,小小年紀愁事多了不利于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