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員能回來教我學習嗎?”學得正起勁孩子可不樂意就此半途而廢,希望父親能夠想想辦法,還自已一個清明的學習氛圍。
“不清楚,明天一早我去問問。”廖宇航也說不好,明天星期一等人都正常上班才可以找到要尋的人問明情況。
“我覺得教員不說話是因為沒給錢。”這一點孩子雖然想到了卻沒敢說出口,那天本想下樓卻聽到長輩的對話忙止住腳步躲在一邊偷聽。
“怎麼說?”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廖宇航十分詫異問道,“你是不是從哪裡聽說了什麼?”比如教員在沒走之前提過一嘴。
“教員曾經說過請通靈者辦事不分生熟都得探照一拿歸一碼辦事,這叫今日事今日了,明日事明日算。”孩子将肚裡的想法大着膽子說出來。
“生熟?”聽到特别奇怪的詞,廖宇航每個字都認識合在一起卻不知其意,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就是陌生人和熟人的兩種區分,求人辦事不得付錢,不說通靈者圈内的行規,隻說大人之間辦事求人不得給人送禮,這便是一樣的道理。”偏偏老爺子不這麼認為,搞不懂哪來的底氣吃霸王餐。
“真是這樣?”廖宇航并不了解這一行規也未曾聽說過,不過孩子說的是斬釘截鐵應該不會有錯,再聯想到以前請通靈者都是先付錢後辦事,的确不存在不給錢的情況。
難道真的是未付錢引發的滔天血案?廖宇航這樣想心覺可笑,即相信又懷疑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算了明天一并打聽打聽。
“還有當時的對話,我沒聽見教員說太多,就是跟着來的人一臉不高興。”孩子又将聽到的半半落落的對話說出來,以此加深沒付錢這一條事實。
廖宇航聽後更加猶豫,從孩子的話語中不難推斷出當時的情形,真如此老爺子做的也太不盡人情傳出去廖家豈有顔面在外。
“對了,你有沒有想到什麼古怪的事?”廖宇航差點忘了問最重要的話題。
“沒有。”孩子毫不含糊的回道,“真有我早就說了沒什麼可隐瞞不報的必要。”肯定是老爺子不相信非得讓父親再問一次,大人的心思太難猜。
“你再好好想想,有沒有發生過可疑的事,不一定是針對家裡的某一個人。”廖宇航同樣不太相信,一再的引導孩子回憶事發前的所有經過。
絞盡腦汁的想了半天,真的想不起來有什麼異常情況舍得注意,一般情況下隻要不涉及到自身很少去過多的關注旁的事。
孩子直搖頭,廖宇航沒辦法又不可逼得太緊,安撫了幾句徑自下樓又去了老爺子那邊,他得問一下教員帶着人來的當天都說了哪些話,以加深對孩子觀點的确定性。
等人走了孩子忽然想到一件發生在自已身上的怪事,當時因為丢了一張符加上心神不甯總覺得有事情發生過,事後又回憶不起來曾用到符的地方,這算不算父親口中提到的異常?左右為難不清楚該不該提,連自已都想不起來隻憑感覺說事有點不實際,大人一定不可能輕易相信,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