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頁)

“的确是好詩。”趙鵬舉點點頭,眼底滿是欣賞之意:“以石灰為意象,堅韌不拔、品行高潔,朝中如今缺少的正是這樣的人物!”

詩品足以見人品,這是趙鵬舉一直信奉的一句話。

他現在一改方才對宋志明頗有微詞的态度,剛提筆要在鄉試名單上加上宋志明的名字,突然頓住,擡頭看向林鴻祯:“此子雖有詩才,但就像您方才所言,倘若他是被誣陷,那麼他在宋家的待遇想必也好不了多少,宋忠賢也未必肯花心思教他什麼。”

“科舉又不是隻考詩詞,如何斷定他能順利通過?”

“沒辦法斷定。”林鴻祯搖搖頭,但旋即說出了讓趙鵬舉驚訝的話:“但我願為他作保,将他加入此次的推舉名單中。”

“這是為何?”趙鵬舉不解,照理說林鴻祯與宋志明非親非故,沒必要浪費一個推舉名額。

林鴻祯輕輕敲了敲棋盤,趙鵬舉的白子本來已呈現包圍之勢,然而林鴻祯突然于刁鑽處落下一子,原本的局勢瞬間崩解,黑子突出重圍。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雖說此子年紀尚小,也不成什麼氣候,但我觀其詩,卻覺其如錐處囊中,一如這黑子一般。”

“更何況,幫助他于你我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

“倘若他落榜了,也沒什麼損傷,不外乎你我已然年老,識人不明罷了。”

林鴻祯話鋒一轉,玩味道:“但倘若此子當真能在考場中一鳴驚人,力壓宋玉,那麼不管是宋家,還是蘇泰清那個老東西的反應,一定很有意思。”

趙鵬舉聞言也不再猶豫,提筆将宋志明的名字加上。

而門口本來都已經等待許久,以為自己這最後一處希望也破滅的時候,侍者突然拿着名帖跑出來,語氣恭敬:“恭賀公子,我家老爺很欣賞公子的詩,他還說了,要公子務必好好準備,以待來日一舉奪魁。”

宋志明接過名帖,此刻天際已然僅剩下最後一縷斜陽。

他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大學士府,攥緊了手中的名帖,再次向大學士府抱拳道:

“知遇之恩不勝言表,必不會辱沒大人期許。”

有了這個名帖,他就有了直接參加鄉試的資格。

他先前已經了解過,大周王朝的科舉與穿越前曆史上的朝代科舉大抵相同。

“按順序分為童試、鄉試、會試還有最後的殿試。”

“鄉試則在各州州城舉行。”

好在他現在就在京城,否則還要飽經一番舟車勞頓。

“策論、詩詞歌賦還有周算周律這些還好說,經義”

宋志明皺眉犯難,他穿越前已經是民主法治社會,這些主要為政為君的四書五經也就當消遣時看過一點。

“管他呢,車到山前必有路!”

宋志明将這些沒法短時間解決的煩惱抛之腦後,懷揣着名帖回了西城門,順手在路上給茶叔帶了半隻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