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不在于結果,而重于雙方激烈讨論中思想碰撞的妙不可言。
學子們各自歸位,方才還僵持着的雙方有些已經開始相談甚歡。
除了本就不對付的孫銘和錢幼斌等人,依舊勢同水火。
文會的第二個環節是聯句詩賦,由于題目開放答案靈活,這一環節不挑選學子,由國子監祭酒出題,每個監生都可參與。
每位學子的面前都放着長案,長案之上皆有一張素絹長卷,衆人拭目以待,就等祭酒念出詩句的主題,每人靈活發揮。
國子監祭酒文增面前放有一塊匾額,待禧福公公示意後,文增揮筆在匾額上寫下一個‘花’字。
這次詩句的主題僅一個‘花’字。
若說花的種類成百上千,花的含義也并不統一,遠了不說,國子監裡就有許多司業養的牡丹花,還有婦人頭上的絹花,繡娘在衣裙上繡下的的荷花,多是絢麗多彩的姿态,隻看衆人如何發揮。
一衆學子看到這個主題,有的兩眼一抹黑,有的眉頭緊皺,有的面帶笑意,還有的一言不發,更有甚者直接提筆揮毫。
孫銘率先提筆,在素色的宣紙上寫下大字:“東風解雨映晚霞,占得春光第一家。”
首先寫出詩句的孫銘春光滿面,對仗工整的字句引得國子監祭酒點頭微笑,隔壁還未有頭緒的同窗也低聲贊賞。
同樣争先的還有錢幼斌,看到死對頭孫銘率先完成了詩句,他暗自咬牙,飛快在宣紙上寫下自己的詩句:“明月照紅蕊,碧波顯青痕。”
如此這般,也引來不少學子奉承。
還有一向備受矚目的蘇應淮也寫完了自己作答的詩句,引來一衆學子的贊賞和傳頌。
同樣動筆的還有六公主雲沐,今日的她身穿一襲紅色長裙,擲筆時的衣袂随着清風飛揚,一派明媚風姿。
雲沐歪頭,腦海中思緒翻飛,當她見到‘花’字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母妃金钗上的海棠,也不是朱紅的絹花,而是二姐出嫁時滴在帕子上的淚水。
嘴中,她提筆揮毫,寫下了自己的詩句。
“莫笑花枝承露弱,敢将血色染天河。”雲沐落筆,身前宣紙上的墨漬還未幹透,一旁的好友就将她的詩句念了出來。
遠處一位同窗聞言,贊賞道:“果然不愧天家英豪,此等胸懷非常人所能及啊!”
錢幼斌向來暗自愛慕高貴嬌俏的雲沐,理所當然接話道:“那是自然,六公主的學業一向名列前茅。”
慶安帝也見到了自己女兒的詩句,深色的眼眸幽暗片刻,緊接着嘴角就泛起微笑:“不愧是我兒,有巾帼不讓須眉之勢!”
緊接着,一張張由督學在學子處抄寫而來的詩文一一呈上給慶安帝,由禧福一字一句念給他聽,其中不乏有諸如‘群芳妒盡自芳華’‘玉蕊含香道風華’等佳句,引得慶安帝展顔颔首。
忽地,禧福翻到下一張信箋,上面的兩句詩引得他心頭猛地一顫,待看清了信箋右上角學子的名字,禧福的眼中泛出喜色。
慶安帝察覺到禧福有些許停頓,眼眸微微瞟向後者:“怎得,見到了好詩?”
禧福緩慢開口,眸中帶着肯定:“咱家這就念給聖上聽。”
他清了清嗓,特地用了比方才更大的沙啞嗓音,讓下首站着的學子們也一一聽到:“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話音剛落,還未等慶安帝開口點評,一個學子就嗤笑道:“好直白的詩句,沒得半點意境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