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第1頁)

秦江從心底裡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在儒家式微與百家争鳴的時候,儒家還能夠積極進取吸收其他學派的優點。

但是等到儒家做大成為滿天下唯一的學說後他就變了,變得剛愎自用,再也看不上其他,所有不利于儒家的都被抹黑為奇技淫巧。

最重要的是,儒家隻會分蛋糕而不會做蛋糕,眼光隻盯着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從未将目光放得長遠。

在秦江眼裡,與其選擇一個學派讓他一家獨大,反倒不如留下所有的學派,誰表現得好了皇帝就用誰。

這樣,遇到某些問題也不會因為觸及到了某個學派的利益而導緻其餘朝廷硬頂。

這一個個的學派不就是後世時候的一個個黨派嗎?都是想要得到國家的發言權,然後打擊異己。

唯一的不同就是,大秦擁有一個擁有絕對權利的裁判長。

“正好,清晨的時候鹹陽給你的信件送來了。本來是準備差人給你送去,現在倒也省了一番工夫。”說完,建議将一個布袋遞給了秦江。

秦江接過布袋,布袋口被捆紮得很緊且繩子上面帶有機關,一旦繩子被打開機關就會被觸發,算是一種預防措施。

當布袋落入秦江手中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了不對,因為一般來說皇帝給臣子的書信多是由竹簡書寫,但是從手感上說秦江可以很确定,布袋子裡的并非是竹簡。

果然,當他打開布袋後一對白色的卷軸便露了出來,這是犀角軸,是正對秦江的這個階級的诏書專用的。

果不其然,等秦江将裡面的東西取出來後,赫然是一封诏書。

诏書的背後通體為黑色輔以銀色龍紋,正面則書有诏書的内容。

诏書上面的内容是針對秦江之前給嬴政上的奏疏,不過提醒朝廷注意匈奴人來犯走得是正規渠道,經由各級衙門後才會被送到皇帝的案頭。

而提醒嬴政防範諸侯王叛亂走得則是密疏,即不經由其他衙門的審核直接送達嬴政的手中,這種秘疏不達到一定的級别是沒有資格給皇帝上的。

嬴政在诏書上面說,讓他多注意諸侯王們的動向,一旦事有不逮自當起兵讨伐不臣。诏書的最後該有傳國玉玺的印章。

看着诏書上面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秦江陷入了沉思。因為他發現诏書上面隻蓋有皇帝的印章而沒有丞相的,這明顯是不符合國朝的規矩的。

換言之,這是一封密诏。

說來也是有意思,秦江給嬴政送了一篇密疏,嬴政同樣給他發了一道密诏,想來,兩人的目的或許都是相同的。

如果兩人交談的内容洩露出去的話,朝堂和民間必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秦江這個叫挑撥皇室間的關系親情,嬴政這個就更加嚴重了,一旦這件事洩露出去的話,搞不好,原本沒有反意的諸侯王心裡都會出現一根刺。

當然,要是有諸侯王叛亂,等到叛亂被平息後,世人隻會誇贊嬴政的英明,目光之深遠洞察人心。

說到密诏,就不得不提一下老劉家人的一項獨有技能了。

許是老祖宗劉邦是流氓出身,後面的皇帝臉皮也格外得厚。大臣徦傳皇帝的旨意,或者僞造诏書在這時候被稱作矯诏,矯诏在其他朝代不管大臣是出于什麼目的都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