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雖然這次秦軍突然襲擊算是獲得了一場大勝,但倉促應戰的匈奴人卻也給秦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如果不是以匈奴右賢王為首的那些人倉惶撤離,緻使這些匈奴人群龍無首,那麼,這次秦軍雖然能取得勝利,勢必也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軍務彙報完畢,軍司馬又小聲地問道:“丞相,那些俘虜又該如何處置?”
灌嬰擡頭看了一眼那些老實得不得了的匈奴人,口中道:“全都殺了罷,再将他們的腦袋砍下來拿鹽腌了,到時候返回長安還有大用。”
“諾。”軍司馬應諾,然後便離開了。
大批的匈奴人被趕到了一塊,然後他們所面對的,是一片片的箭雨,手無寸鐵的匈奴人遇到披堅執銳的秦軍,根本就是一面倒的擊殺。
不管這些俘虜怒罵也好,流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也好,或者跪地求饒也罷,他們最終所面臨的命運,隻有被擊殺。
一炷香的時間,上前匈奴俘虜被屠戮殆盡。
但不管是灌嬰也好,還是那些漢兵也罷,他們都沒有絲毫的負擔。
就目前的形式來說,灌嬰的選擇才是正确的。
此役雖然将長城防線再次奪回,但是因為年久失修的緣故,長城以及周圍的防禦建築大多都有破損,光是修複這些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在駐守的軍隊和修複這裡的民夫到達之前,灌嬰還需要在這裡停留一段時間。若在這段時間裡,不甘心的匈奴人來犯,這些匈奴俘虜很可能會裡應外合。
因此,将他們殺掉是最好的選擇。
漢匈之間本就是血海深仇,再加上這些騎兵多是來自北地郡的北地騎士,他們其中有很多人的父祖都役于王事。
國仇家恨交織,他們殺這些匈奴俘虜不會有絲毫的負擔。
至于消息傳回國内後,朝廷的人會怎麼想,灌嬰并不在意。
無非就是被一些悲天憫人的小清新們噴兩句罷了,身為丞相,這些對于他來說又傷不了他分毫。
看着麾下士兵們收割着匈奴人的首級,灌嬰對着軍司馬道:“向朝廷報捷吧。”
軍司馬欣然而去,在場衆人無不喜笑顔開。
大破匈奴,擊殺、俘虜無算,更重要的是收複了失地,将長城防線的缺口徹底堵上了。以後匈奴人想要入寇,就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了。
如此大功,不知又有幾人為封侯,幾人被封君。
打掃完戰場,留下一部分将士修建營地,剩餘的秦軍除過斥候外,抓緊時間休息。
灌嬰欲要翻身下馬,但就在他跨退的一瞬間,身體突然發軟,眼看着就要從戰馬身上墜下來,周圍的親兵直接被吓得慌了神。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灌嬰的親衛頭子不顧一切地從戰馬身上飛撲下來,趕在灌嬰落地之前,墊在了灌嬰的身下。
灌嬰的身體砸在他的身上後,差點沒背過氣去,也好在灌嬰的身體沒有落在劍柄之類的硬物身上,要不然,還不如直接落在地面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