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1頁)

但一斤絲的價格最低都要三兩銀子,通常都是五兩銀子。

而蠶絲織成绫羅綢緞之後的價格更是天價,比如用料和用工最少的紗、绡,一匹的價格都要二十兩銀子,而需要的蠶絲不過一斤多而已。

更别提工藝更複雜,用料更多的錦、緞,一匹的價格要五十兩銀子以上。

這中間的利潤可想而知。

“好的,師兄。我會盡力說服那些百姓。我相信你這麼好的條件,他們沒理由拒絕。”

日月聽到林耀說有錢賺,終于稍稍松了一口氣。

他不想師兄為了幫自己而陷入困境。

得到日月肯定的回答後,林耀也總算是将這件大事給确定了下來。

忙碌一天回到家之後,林耀特意在鎮上買了一些臨山鎮的土特産。

翌日一早,他便帶上土特産前往臨縣孫家拜訪。

自從幫助孫家抓捕方慶與孫家家主建立了聯系之後,他與其之間時常有書信往來。

随着林耀擔任巡檢,全殲來犯之南蠻大軍,聲名鵲起之後,孫家主對他愈發的熱情。

對于林耀信中詢問的問題,他都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得很詳盡。

比如養蠶這件事,作為孫家核心機密,他依舊選擇如實告知林耀。并且表示林耀若是想要發展養蠶缫絲産業,他可以提供種蠶以及從養殖蠶到缫絲的整套技術。

當然,他之所以願意幫助林耀發展養蠶缫絲行業,除了看重林耀,認為林耀值得拉攏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林耀發展養蠶缫絲并不會影響他的利益。

因為他孫家也隻是掌握了織錦技術的皮毛,文家并未發展絲織也,其産出的蠶絲都是賣給了益州路的最大豪門家族,卓家的織錦工坊。

而卓家需要的蠶絲量極大,就算是孫家,也僅僅是其衆多供應商之一,而且還不是最大的。

卓家雄踞益州數百年,曆經數個朝代。

其家族幾乎掌控了益州路半數經濟,産業觸角涉及益州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