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安昨日可不是信口胡說。
她前世去農家樂遊玩的時候,親眼看過人家種蘑菇,養蛋雞。
因為養地龍的池子實在太密集恐怖,讓她難受了很久,她也記得格外清楚。
種蘑菇最是簡單,先種适合新鮮炒菜的蘑菇。
最好是長開了,孢子落在附近的土。
挖回家,放進木箱子,保證溫度,時常澆水。
不需要陽光,蘑菇就能長出來。
雖然算不得什麼好東西,但冬日青菜太難得。
有個鮮蘑菇炒肉也是好的,肯定不缺買家。
再說地龍喂雞,田野山間挖了地龍回來。
用石頭砌一道空心牆,牆壁下留幾個活動的口子。
續上枯樹葉,黑土,馬糞,攪拌充分。
投進去地龍,用不上一個月,地龍就能填滿石頭牆。
石牆下的口子打開,地龍糞便清出來,又是最好的養花肥料。
地龍切碎,更是最好的雞飼料。
這個時節孵化出來的小雞,放到暖房子裡。
喂地龍,青菜碎,一點兒糧食,就能長得極好。
半年下蛋期,正好卡在冬月到來年三月。
五個月的時間,家家戶戶的小雞都在歇息。
這新鮮的雞蛋絕對能賣個好價錢。
簡大成越聽越覺得,這事就好似給村裡量身定做一般的财路。
無論是養蘑菇還是蛋雞,都需要暖房子。
山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木頭啊。
無論是建造房子,還是燒柴,都比山下便利太多了。
但這事,最好要先試驗一下。
否則村人做不成,壞了情分,也容易打擊簡家在村裡的威信。
于是,父女倆定下先養地龍!
二進院子的地基還沒養好,倒是山貨鋪子的院子裡先砌牆了一道空心石牆。
鎮子口這裡因為有茶館,有來往的車馬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