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頁)

“依小子淺見,此畫應是清代中期一位技藝高超的仿米芾名家所作,雖是仿品,但也頗具藝術價值。”

沈振邦聞言,眼神贊許。

這幅畫,他曾請過京城多位書畫鑒定大家過目,結論與徐哲所言,幾乎一般無二。

接下來,徐哲又逐一品鑒了其他幾件。

那塊材質特殊的玉器,徐哲通過透視觀察其内部晶體結構和密度,結合其表面包漿的自然氧化程度,判斷出其并非凡玉,而是一種極為罕見的,隻在古籍中有所記載的“太乙真金”,相傳有靜心凝神,辟邪驅穢之效,其價值遠超普通玉石。

那件款識被磨損的青釉小口瓶,徐哲更是憑借透視,看到了瓶子内壁胎土中,隐藏着一個極其微小的,幾乎與塵埃融為一體的暗刻“官”字款。

他還指出了其中兩件瓷器上,連沈振邦自己都未曾察覺到的,用現代化學材料進行過微小修補的痕迹。

一番品鑒下來,徐哲對每件物品的年代判斷、價值評估,甚至是其背後可能隐藏的故事和價值,都分析得頭頭是道,精準無比。

沈振邦臉上的笑容,也從最初的平和,逐漸轉為了發自内心的欣賞與滿意。

“好!好一個徐哲!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沈振邦撫掌贊歎。

“老頭子我玩了一輩子古董,自認也算是閱物無數,沒想到今日,卻在你這個年輕人面前,開了眼界!”

他看向徐哲的目光,充滿了毫不掩飾的激賞。

“徐哲啊,”沈振邦話鋒一轉。

“過幾日,京城琉璃廠有家百年老店‘古韻齋’,要舉辦一場小範圍的‘精品古玩交流鑒賞會’,能收到請柬的,都是京城古玩圈裡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頭子我手裡正好有兩張請柬,你若是有興趣,不妨随我一同前往,也算是在京城古玩圈裡,亮個相,結交些人脈。”

徐哲心中一動,知道這是沈振邦在提攜自己,當即應道:“能得老太爺引薦,是小子的榮幸。”

然而,徐哲和沈振邦都未曾想到,這場所謂的“精品古玩交流鑒賞會”,實際上,卻是一場早已為徐哲精心布置好的鴻門宴。

“古韻齋”的少東家,柳承志,人稱柳三爺,表面上是京城琉璃廠年輕一代中的翹楚,風度翩翩,人脈廣博。

但暗地裡,他卻與在蘭城吃了大虧的“鬼手張”,有着千絲萬縷的勾結。

鬼手張在得知王濤失手,秘密賬本和那隻藏有藩王寶藏線索的瓶子都落入盛源拍賣行和徐哲手中後,便立刻啟動了後手。

一方面,他加大了對蘭城盛源拍賣行的打壓力度。

不僅暗中聯合了幾家主要的玉石供應商,停止向盛源供貨,還在古玩拍賣領域,大肆散布盛源拍賣行信譽不佳,售賣赝品的謠言。

甚至,他還開始高薪挖角盛源拍賣行内部那些意志不堅定,見風使舵的鑒定師,企圖從内部瓦解盛源的團隊。

沈夕瑤在蘭城焦頭爛額,一邊要應對鬼手張層出不窮的陰損手段,穩定公司局面,一邊還要與遠在京城的徐哲保持聯系,時刻關注着京城這邊的動向。

京城與蘭城,兩線承壓,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