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第1頁)

五姓七望以為掐住了他的脖子,卻不知,他早已為自己換上了一副更強壯,更能自我造血的軀體。

“告訴将士們,幹得不錯。”趙軒将鐵錠交還給李崇,聲音平靜卻有力。

“用我們自己的鐵,造我們自己的炮。用我們自己的鹽,換我們自己的糧。”

“本王倒要看看,最後,到底是誰會先跪下來求誰。”

消息,比最快的驿馬跑得還要快。

當“涼州雪鹽”四個字,伴随着“千斤鹽換一車書”這近乎荒誕的傳聞,從西北邊陲之地,席卷至中原腹地時,天下商賈的第一反應,是不信。

鹽,何其金貴?

尤其是成色上好的精鹽,向來是五姓七望牢牢把控的命脈,利潤堪比金銀。

那涼州王趙軒,就算得了北夷,也不過是個偏居一隅的武夫,他能有多少鹽?

怕不是把府庫裡的存貨都拿出來,打腫臉充胖子?

至于用鹽換書,更是被當成了一個笑話。

天下誰人不知,五姓七望視典籍為禁脔,那是他們維系門閥地位的根基。

趙軒此舉,無異于跑到龍王廟門口,說要用一擔水,換龍王的龍珠。

可笑,又狂妄。

然而,當第一批小心翼翼繞過關卡,抱着試探心思的行腳商,真的從涼州帶回了那種名為“雪鹽”的白色晶體時,整個天下的風向,開始悄然改變。

那鹽,潔白如雪,細膩如沙,毫無苦澀之味。

隻用指甲蓋那麼一小撮,就能讓一碗寡淡的肉湯變得鮮美無比。

商人們瘋了。

長安,東市。

大盛最繁華的集市裡,一座宏偉的宅院内,現場氣氛卻壓抑無比。

這裡是關中最大的商号聯盟,“四海通”的議事堂。

堂上坐着的,是十幾位掌控着絲綢之路上,半數貨運的豪商巨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