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第1頁)

“故臣竊以為,涼州之變,非獨一地之興,乃系我大盛百年國運之轉折。”

“涼州王趙軒,看似離經叛道,實則刀刀見血,破的是世家沉疴,立的是萬世之基。”

“陛下若想天下大治,可遣重臣再赴涼州,學其法,而非罪其人。”

“若不信,臣願以項上人頭作保,隻求陛下,給涼州三年,也給我大盛,一個浴火重生的機會!”

寫完最後一個字,陳玄擱下筆,閉上眼,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他知道,這份奏折遞上去,他将面對的,是整個朝堂的口誅筆伐,是世家門閥的瘋狂反撲。

自己的官宦生涯,乃至身家性命,都将系于此。

可當他睜開眼,腦海中浮現的,卻是涼州田埂上老農那張樸實的笑臉,是冶鐵工坊裡沖天的爐火,是趙軒在鐘樓上那句振聾發聩的問話。

“國本是什麼?”

是啊,國本是什麼?

陳玄看着自己這份奏折,忽然笑了。

這,就是國本。

涼州王府,議事廳。

氣氛凝重如鐵。

趙軒端坐主位,諸葛明、宋濂、顧清流、孟虎、傅青山等一衆文武核心皆在座。

聽完趙軒對兩位欽差之行的簡述,以及對朝堂風暴的預判,饒是孟虎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漢,也感到了一陣寒意。

“他娘的!”孟虎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亂跳。

“那姓李的小白臉回去一告狀,陛下要是萬一真信了,派大軍來打咱們,可咋辦?”

諸葛明輕搖羽扇,神色依舊從容:“孟将軍稍安勿躁。”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真正的威脅,從來不是來自正面。”

他看向趙軒,眼中閃着智慧的光芒:“殿下,朝堂之争,非一日之功。”

“我等遠在涼州,鞭長莫及,唯有将自身做得更強,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當務之急,是‘提速’二字。”

趙軒點了點頭,這正是他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