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1頁)

“栖梧軒那地界,前朝就是萬人坑!”

“本就陰氣重得能結冰,所以太子殿下哪是去聽曲?”

“他分明就是去煉陰兵!”

“雲袖那嗓子,清亮得瘆人吧?”

“那可是用夭折童子的喉骨磨粉,混着未嫁女的心頭血做引子,天天含着練的勾魂調,專攝人心魄!”

“太子殿下用她來練馭鬼攝魂大法,好暗中操控朝堂!”

“不然陛下都辍朝了,太子咋還精神頭十足搞新政?”

“就是拿這邪術撐着哩!”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前兒個後半夜,栖梧軒後巷的張瘸子起夜,撞了邪!”又有人煞有介事的接過話題,還信誓旦旦的說道,“據說是子時剛過,平康坊便陰風慘慘,憑空冒出一頂紙紮的猩紅轎子,沒轎夫!”

“轎簾一掀,裡頭伸出一隻戴着羊脂玉扳指的手,據說還有玄色冕袍衣角都一閃而過,這時那栖梧軒中一個披着霞光,像沒骨頭似的女鬼飄了出來直接進入轎中,然後那嬌子”

說到這兒,這人賣起了關子。

頓時引得衆人無比好奇問道:“然後那餃子怎麼了?”

“就是,快說啊,那嬌子最後怎麼了?”

這人吊足胃口,猛地一拍大腿:“那嬌子當時就自個兒就飛了!”

“隐隐還有鬼哭狼嚎開路百鬼夜行擡龍攆!”“可把張瘸子給當場就吓癱了!”

這“百鬼擡轎”的細節,讓聽的人汗毛倒豎。

可當流言繼續愈演愈烈,甚至都開始演變成“太子豢妖狐”、“歌姬吸龍氣”、“百鬼夜行擡龍攆”這等志怪巅峰的情節時,最初狎妓的指控,反被這滔天的妖異荒誕沖淡,帶上了一絲虛幻的滑稽。

一種微妙的反轉在坊間滋生

“扯淡!還越傳越沒邊了!”坊牆根下,一個老木匠啐了一口,壓低聲音道,“太子殿下要真能驅使百鬼陰兵,還用得着在朝堂上費勁?”

“若真是如此,太子早就把那些貪官污吏魑魅魍魉咳咳”

另一人趕忙打斷後插話道:“我看哪,是有人看太子搞‘新政三策’,擋了他們的财路,才潑這髒水!”

“那整頓商路稅關,還整治稅關蠹蟲,聽着就是替咱們小民和行商着想的實在事兒!”

“可不是!”旁邊一個走街串巷的貨郎接口,“昨兒在城西茶鋪,聽幾個讀書人嘀咕,說太子那三策要是成了,邊軍糧饷穩當,商路通暢,物價也能平,利國利民!”

“這樣的殿下,能是妖魔鬼怪?”

“我看啊,是傳謠的人心裡有鬼!”關于“新政三策”的零星議論,如同石縫隙裡鑽出的雜草,卻也在荒誕流言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真實,且更加令人信服。

一絲對太子的懷疑和同情,悄然蔓延。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被那些如同暗夜中影子般的百騎司密探一一記錄,并将這些市井間這微妙的輿論轉向,商賈的期待和清流的議論甚至連王二狗等人的窘态,全都事無巨細地彙入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