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鹽池,西北荒灘窪地。
簡陋的工棚在寒風中矗立,四周被百騎司的明崗暗哨圍得如同鐵桶。
李君羨裹着厚實的羊皮襖,站在一處臨時搭建的瞭望台上,目光銳利如鷹,掃視着鹽池周邊廣袤而荒涼的地界。
寒風如刀,刮得人臉生疼。
窪地中心,按照《精鹽提取》圖示建造的數個大型枝條架和淺層曬鹵池已經投入使用。
渾濁的鹽池鹵水被引入枝條架,依靠寒風加速蒸發濃縮,再流入淺池進行初步沉澱。
“大人,第三批濃鹵已經沉澱夠時辰了。”一名百騎司的精幹小校上前禀報,他臉上沾着鹽漬,手上也有凍瘡,但眼神明亮。
李君羨點點頭,大步走下瞭望台:“按圖進行下一步,石膏沉澱除雜,芒硝再除苦味,動作要快,務必精準!”
“記住每一道工序都要詳細記錄!”他的聲音在寒風中異常清晰冷硬。
小校領命而去。
工棚内,被嚴密看管的官奴們在百騎司人員的監督下,緊張而有序地操作着。他們将初步沉澱後的濃鹵舀入大缸,按比例加入碾磨成細粉的石膏,用力攪拌。
渾濁的鹵水在石膏的作用下,雜質開始凝聚沉澱。
“加芒硝!量要準!”另一名百騎司人員拿着小秤,嚴格把控着關鍵一步。
經過石膏和芒硝雙重處理的鹵水,被引入最後的結晶池。
李君羨親自蹲在池邊,看着那比普通鹽池鹵水清澈許多的液體在寒風中慢慢蒸發濃縮。
他内心同樣焦灼,但面上絲毫不顯。
時間一點點過去。
終于,在結晶池邊緣,開始出現一層不同于普通灰白鹽粒的、更為細膩潔白的晶體!
李君羨伸出手指,沾了一點尚未完全幹燥的晶體放入口中。
沒有熟悉的苦澀,隻有純粹的鹹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