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世家暗中操控、囤積居奇的各大糧行,此刻大門敞開。
掌櫃夥計們戰戰兢兢地配合着戶部官員清點存糧,以平價售予官倉,再無人敢耍半點花樣。
短短十餘日,長安城内外新建的巨型倉場便已堆滿!
一座座糧山拔地而起。
苫蓋着防雨的油布,在陽光下泛着金黃的色澤。
空氣中彌漫着新糧特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與汗水的味道。
負責守衛的羽林軍士卒,望着這前所未有的充盈景象,胸膛也不由自主地挺得更直。
兵部的武庫。
兵部轄下的軍器監、甲坊署、弩坊署,成了帝國最繁忙、也最熾熱的地方。
渭水河畔的軍器監,更是數十座巨大的淬火爐日夜燃燒。
爐火将半邊夜空映得通紅。
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結的匠師們,在灼熱的氣浪中揮汗如雨。
沉重的鐵錘敲擊在通紅的鐵胚上,發出震耳欲聾、富有節奏的“叮當”巨響,火星四濺如雨。
淬火時“嗤啦”的白煙升騰,帶着濃烈的鐵腥味。
流水線上,剛剛鍛打成型、泛着幽藍寒光的橫刀刀胚、長槊槊頭、精鋼三棱箭簇被迅速傳遞、打磨、開刃。
城西,甲坊署巨大的工棚内彌漫着皮革、桐油和鐵鏽混合的濃烈氣味,硝皮匠人熟練地處理着堅韌的牛皮。
綴甲工匠如同精密的機器,将一片片打磨光滑的鐵甲葉,用堅韌的皮繩串聯、鉚接,制成堅固的明光铠、山文甲。
沉重的鐵甲部件堆積如山,閃爍着冷硬的金屬光澤。
弩坊署這裡倒是相對安靜,但氣氛同樣緊張。
匠師們全神貫注地校準着強弩的望山,測試着弩臂的彈力,為一張張威力巨大的伏遠弩、擘張弩裝上堅韌的牛筋弦。
精密的弩機部件被油布仔細包裹,等待組裝。
空氣中彌漫着木材、牛筋和油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