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1頁)

在排除了所有外部幹擾之後,那尊承載着無盡秘密的“玄鳥銅箱”,終于被成功地從幽深的海底打撈上岸,并在安保人員和數名文物專家的聯合護送之下,被立即秘密運往了臨時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

青銅巨箱靜靜地躺在特制的無菌修複台上,其體型之巨大,遠超衆人的想象。

修複工作,雖然依舊繁瑣而艱難,卻也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數日之後,在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克服了重重技術難關之後。

那尊沉睡了數千年之久的“玄鳥銅箱”,終于緩緩地開啟了!

然而,出乎在場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徐天、蘇曼琪和文弘博在内。

箱體之内,并沒有他們想象中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也沒有什麼閃爍着神光的上古神兵利器。

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數十件用特殊的防腐油布和柔韌獸皮精心包裹着,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青銅器、玉器、以及一些看起來像是某種精密測量或制作工具的奇特器物!

這些器物,雖然數量衆多,但每一件都保存得相對完好,其表面的紋飾風格和器物造型,都與之前發現的那塊刻有“周”字的青銅護心鏡殘片,以及箱體外部那些栩栩如生的“玄鳥”圖騰,保持着高度的一緻性!

蘇家那位隐世的古籍研究泰鬥“玄老”,以及幾位被特邀前來的,國内最頂級的古董鑒定專家,在對這些器物進行了初步的上手鑒定和細緻研究之後,無不發出了陣陣難以置信的驚歎!

“天啊!這些器物的工藝之精湛,設計之巧妙,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

“尤其是這幾件青銅禮器,其鑄造工藝和失蠟法的運用,竟然比我們已知的任何一個朝代的青銅器都要更加成熟和完美!這完全不符合我們對古代青銅器發展史的認知啊!”

“還有這些玉器,其玉質之溫潤,雕工之精細,意境之高遠,便是連漢唐時期的頂尖玉雕大師,恐怕也要自愧不如!”

最終,“玄老”和專家們得出了一個初步的驚人結論——

這些器物,很可能都出自于古代某個技藝通神,曾經顯赫一時,被稱為“周氏工坊”的頂級官方器物制造機構的遺珍!

其工藝水平之高,設計理念之超前,遠超同時期其他任何已知的器物。

更讓徐天感到心跳加速的是,在其中幾件造型最為核心,也最為奇特的青銅器皿之上,他們竟然又發現了與他之前得到的那幾枚“陵”、“秦”、“夏”魚符之上,類似的銘文或符号!

這些看似孤立的線索,似乎正在因為這個“玄鳥銅箱”的出現,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串聯和組合起來!

這批足以改寫曆史的“周氏工坊遺珍”的發現,雖然在徐天和文淵會以及蘇家等勢力的刻意控制之下,并未在社會上引起太過張揚的轟動,但其消息,還是迅速在濱海市乃至國内最頂級的收藏圈和考古圈内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徐天作為這個“濱海古港遺址搶救性勘察項目”的主要出資人和名義上的“第一發現者”,其名聲更是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在圈内迅速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