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每一條評論都非常用心,常常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徐韬在情節處理上的一些小瑕疵,或者對後續劇情提出一些極具建設性的意見。
徐韬仔細研究過他的評論,發現此人對網絡小說的理解,遠超這個時代的普通讀者,甚至比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還要深刻。
“有點意思。”徐韬摸了摸下巴,心中暗自猜測,這個“東哥愛讀書”,會不會是未來網文圈的某位大神,或者是一位眼光毒辣的資深編輯?
就在徐韬對這位神秘讀者産生好奇的時候,他的榕樹下賬号,收到了一條來自編輯部的站内短信。
榕樹下編輯部的橄榄枝,讓徐韬精神一振。
他沒有耽擱,按照短信上留下的qq号碼,很快添加了對方。
簡單的開場白後,兩人很快就《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展開了交流。
林晚秋顯然對《壞蛋》非常看好,言語間充滿了對徐韬的欣賞。
“徐老師,不瞞您說,《壞蛋》這本書的題材和行文風格,都讓我眼前一亮。雖然現在有一些争議,但我個人認為,這恰恰說明了作品的讨論度和潛力。”
徐韬笑了笑,這個林晚秋,倒是有幾分眼光。
他并沒有因為對方的誇獎而飄飄然。
而是利用自己後世十幾年的網文經驗,看似不經意地引導着話題,旁敲側擊地了解着當前網文圈的運作模式、稿費标準以及讀者的閱讀習慣。
林晚秋雖然年輕,但業務還算熟練,對徐韬提出的問題都一一耐心解答。
隻是,越聊下去,林晚秋心中的驚訝就越盛。
這個“十二樓五城”,從qq資料上看,似乎年紀不大,但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老練和對網絡文學的理解深度,完全不像一個新人作者,倒像是個在圈内浸淫多年的老油條。
“徐老師,是這樣的,”林晚秋進入正題,“我們編輯部一緻認為《壞蛋》這本書非常有潛力,希望能與您簽訂獨家連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