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1頁)

今天參會者參差不齊,議題究竟是什麼?

衆臣暗忖,卻難以揣測。

主要是皇帝近來舉措頗為詭谲,讓這些宦海沉浮的老狐狸,也摸不着門道。

近期抄家風暴席卷整個京城,官員、奸商及其親族,逾萬人受到牽連。

經诏獄嚴審,将他們的罪行逐一在《大明日報》上公之于衆。

然後分批次槍斃,一萬餘人幸存者寥寥無幾。

最讓他們心驚的就是報紙。

它借勢崛起,聲名遠揚,還深受百姓喜愛。

顯然,這是皇帝有意為之。

他巧妙地利用柳如是的影響力,讓她成為報社的特約撰稿人。

同時,把逼着官員們寫的文章,也刊登在報紙上,并給撰稿者發了稿費。

不知不覺中,東林黨失去凝聚力,大有土崩瓦解的勢頭。

可以說,報紙就是懸在官員頭頂的明鏡,一舉一動都暴露在百姓眼前。

他們神秘、尊貴的面紗,徹底被撕碎,一旦有了污點,便會通過報紙遺臭萬年。

況且,皇帝近日的手段着實令人膽寒。

田、袁兩位國丈都被沒收家産,貶回老家反省。

周家最為凄慘。

周奎父子四人“羞愧自盡”于诏獄,周皇後還在坤甯宮禁足。

這般雷霆手段,誰還敢觸其逆鱗?

内閣次輔薛國觀尤為惶惑不安。

皇帝暗中派兵突襲張家口堡,将八大晉商一鍋端。

此刻八人就在诏獄,而他正是這八人背後的保護傘。

薛國觀瞥見殿外李若琏率領錦衣衛肅立,心頭不禁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