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璋聽完劉威銘對自己的安排後,反而對劉威銘一臉感激。
“咱們缺有豐富技術經驗的高級項目管理人才!”
面對張振萬跟葉永安的詢問,劉威銘如是回答。
“???”
兩人一頭霧水。
劉威銘也沒有解釋。
趙秉璋年齡大了,在整個單位導彈設計全部都使用新的方法跟前沿技術的情況下,學習起來也非常吃力。
可管理不同。
學習的難度沒有那麼大。
“防空導彈發射系統的載具,聯系到能滿足要求的單位了嗎?”
劉威銘轉移了話題。
一說到這,兩人的臉上就出現初難色。
“小劉啊,要不咱們還是自己搞算了?你提出的發射載車跟配套的載具技術指标太高了。”
張振萬苦着臉說道。
“高麼?”
劉威銘無語,“要讓我們的防空導彈在行軍狀态下也能準确命中目标,就必須搭載的車輛在快速行駛時候擁有平穩性,不然會對制導系統跟發射系統造成影響。”
“紅旗-61車載系統,也都是停下來的。而紅旗-61防空導彈系統也沒法改進到你要求的狀态。”
張振萬解釋着,“這也是紅旗-61上艦工作一直無法成功的原因。”
“那如果從海紅旗-61的技術上改進呢?”
劉威銘想着,軍艦上的紅旗-61發射系統在發射防空導彈的時候,可不會停下來。
甚至在惡劣的海況下,軍艦颠簸得不行,依然要保證雷達能持續跟蹤目标,導彈能精确命中目标。
“”
兩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劉威銘。
很想提醒他:你認真思考一下你究竟在說什麼!
即使是53型導彈護衛艦,也有将近2000噸的排水量。
劉威銘是想把軍艦上的雷達系統等都搬到一輛車上!
一輛車,裝下一膄軍艦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