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側,六部檔案庫。
這裡是帝國的記憶,是一座由故紙堆砌而成的、沉默的巨山。
空氣中彌漫着陳年書卷、桐油和時光混合的獨特氣味。
一排排頂天立地的巨大書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森然矗立,架上那數以百萬計的卷宗,記錄着大周朝數百年的風雨榮辱,也埋葬着無數的機密與陰謀。
當那扇沉重的、需要四名太監合力才能推開的庫門在賈環身後緩緩關閉時,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隔絕了。
整個世界,隻剩下他一個人,以及這無窮無盡的、沉默的過往。
“國庫虧空,積弊日深。北方大旱,南方洪澇。問:若無銀可撥,無糧可調,當如何,方能不使一民餓死,不叫一地生亂?”
皇帝的題目,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這不是策論,這是天問。
一道将曆朝曆代所有名臣将相都可能問倒的、真正的“無米之炊”。
賈環沒有立刻去翻閱卷宗。
他隻是靜靜地站在那浩如煙海的檔案面前,閉上了眼睛。
現代投行精英的思維,如同一台高速運轉的超級計算機,瞬間啟動。
無銀可撥,無糧可調。
這不代表天下真的沒有銀和糧。
這隻代表,屬于“朝廷”的銀和糧,已經枯竭。
而真正的财富,如同一條條潛藏于地下的暗河,正以土地、房産、金銀、珠寶、古玩、商貨的形式,沉澱在那些王公貴胄、士族門閥、豪商巨賈的府庫之中。
問題不是“無”,而是“堵”。
是财富的流動性,被徹底堵死了。
皇帝要的,不是一個變出銀糧的戲法,而是一個能讓這些沉澱的财富,重新流動起來,去滋潤那些幹涸龜裂的土地和嗷嗷待哺的災民的
方法。
一個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再基礎不過的概念,在他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來信用。
國家的信用。
用國家未來的稅收能力作為抵押,向現在持有财富的階級,借一筆救命的錢。
這,就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想通了這一點,賈環才睜開眼睛,那雙眸子裡,再無半分迷茫,隻剩下冰冷而銳利的決心。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
但他也知道,要将這個超越時代的概念,包裝成這個時代的君王與臣子能夠理解并接受的“聖王之道”,他需要從這故紙堆裡,找到理論的依據與曆史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