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傍晚,臨江省千家萬戶的電視機裡,王思琪知性優雅的聲音響起:
“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正陽縣東黃水鎮,一場源于傳統中醫的‘靜悄悄的革命’,正煥發出令人矚目的生機與活力。”
“而這一切,都與一位年輕的醫生息息相關”
鏡頭掃過煥然一新的東黃水鎮衛生院、忙碌有序的診室、排隊等候的患者臉上期待的笑容,最後定格在陳銘身上。
他穿着白大褂,正在為一個老大娘把脈,側臉線條幹淨,眼神專注而溫和。
“陳醫生,很多病友和網友都稱您為‘小神醫’,您怎麼看這個稱呼?”
王思琪的話筒在前,微笑着問。
陳銘對着鏡頭,笑容謙遜又帶着點年輕人特有的腼腆:
“神醫不敢當。中醫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我隻是個在基層實踐和探索的學生。”
說着,他的眼神變得專注,“我更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中醫在解決基層群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的獨特價值和巨大潛力。‘東黃水模式’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同事和鄉親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接着,畫面切換到激動人心的義診現場,
陳銘施針時那沉穩自信、舉重若輕的風采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還有張為民書記在表彰會上那番慷慨激昂的講話片段:
“‘東黃水模式’是我們正陽縣改革創新的寶貴财富,要在全縣推廣,開花結果!”
節目最後,是幾個普通百姓的采訪。
賣菜的老趙頭對着鏡頭,笑得滿臉褶子:
“陳大夫?那沒得說!俺這老寒腿,多少年沒這麼利索了,他紮了幾針,再喝幾副他開的藥,嘿,現在蹬三輪比小夥子都有勁兒!”
退休教師孫老師推了推眼鏡,文绉绉地說:
“陳銘醫生,讓我看到了傳統醫學在新時代的生命力。他用實實在在的療效和創新的思路,赢得了民心,也擦亮了中醫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