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時分,路喬拉着貨回來。
院裡了停下了下午的炒制供工作,該說不說,把二丫三丫帶上是對的,尤其是二丫,炒得十分熟練。一下午時間,炒了近百斤。
三丫人小,但也勤快,幫着燒火,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晚飯間,花曉便變将店鋪名字的事,拿出來跟大家讨論了一下。
當路喬聽到‘财來’這個名字的時候,臉色有些古怪,開口道,“會不會太直白了些?”
“很直白嗎?”花曉明知故問,“财來财來,财到我家來,多好的寓意。”
路巧巧也是個沒念過書的,一下子被花曉帶偏了,“嫂子,你這個名字取得妙,寓意真是好,聽着也順呢。”
“是吧?”花曉嘿嘿一笑,心裡有些小得意。
李氏沒啥意見,反正鋪子是兒子兒媳開的,不過聽花曉這麼一解釋,竟也覺得這個名字不錯。
“你若喜歡,便用這個名字,”路喬道,“那我明日去定下?”
花曉還以為還争論一番呢,沒曾想就這樣定下來,反倒是自己有些猶豫起來,想了片刻,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别緻的名字來了,便如此定了下來。
五日後。
家裡一切安頓好,貨物也全部拉到了後院的小庫房裡,花曉帶着路巧巧,将山貨一樣一樣,往格子内的竹籃裡裝,每個格子裡的山貨,按照顔色擺放開來。
乍一眼看上去,竟然十分好看。
有便宜的幹菜,有價格高些的菌菇,菌菇種類多,雖說是幹的,顔色也挺豐富。
除了這些,還擺上了炒制好的核桃,嫌品類少,母女兩人商量着,又加了兩種口味,一個是香辣味,用茱萸和花椒調味,一個是五香味。
兩種炒制出來之後,味道各有千秋。
要說最受歡迎的,還是奶油味核桃,奶香濃郁,老少皆宜。
在搬到鎮上的第七天,鋪子便開業了。
鎮上沒什麼熟人,要說熟人,便隻有李掌櫃了。
這日,李掌櫃早早帶着賀禮來了,一進店鋪,便見到擺得十分顯眼的山貨,一看就是精心擺過的,不說賞心悅目,也是很有巧思的。
“恭喜恭喜,”李掌櫃笑着賀道,将賀禮交給花曉。
“李掌櫃來便來了,還帶禮物,”花曉客氣了兩句,便收下禮物,帶着人鋪子裡逛上一圈。
其實也沒啥好逛的,面積就那麼大,一眼就看完了。
“小娘子這擺放真不錯,很是精巧,我還是頭一次見這樣的擺放,”李掌櫃笑道,“那日你給的驢打滾方子,店裡買得很是不多,真是多謝小娘子了。”
花曉笑道,“那以後還請李掌櫃多多關照才是。”
“那是自然,今日來便是要下單的,”李掌櫃從寬大的袖口裡,掏出一張紙,上面寫着清單,“這些山貨,小娘子看看這兩日送到杏花樓。”
花曉看了看,都是鋪子在賣的,“行,這兩日便給您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