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沙啞,但那股子勁兒,卻像是一把燒得通紅的烙鐵,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幹!你放心,技術這塊,我給你扛起來!”
沒有豪言壯語,但那眼神,那拍紅了的大腿,比什麼都實在
錢敏和小王交換了一個眼神,震驚過後,臉上同時浮現出一種“終于來了”的興奮。
小王下意識地搓了搓手,關節發出輕微的“咔咔”聲。
新船起航,他們是第一批水手,風浪再大,也擋不住那份對星辰大海的向往!
孟遠的雷厲風行是出了名的。
沒過幾天,一塊嶄新的紅底金字招牌——“遠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挂在了老廠區一棟獨立小樓的門口。
陽光下,那金字熠熠生輝,晃得人有些睜不開眼。
一千萬的注冊資本,在九十年代初,砸給一家剛起步的科技子公司,這手筆,闊氣!
遠新再生資源(母公司)拿下實驗室、幾項還在申請中的技術專利,再添上一筆現金,穩穩占了七成股份。
蘇教授和他的核心團隊,憑着腦子裡的技術和對未來的預期,拿下了百分之十的技術股和期權。
這是孟遠頂着内部一些雜音,硬給技術人員套上的“金手铐”——
他比誰都清楚,這年頭,人,尤其是懂技術的人,才是最硬的底牌。
剩下的兩成,孟遠自己先揣着,這是他留的後手,是釣大魚的餌,也是未來戰士的糧草。
“遠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剛挂上沒幾天,公司賬上的啟動資金,勉強八位數。這點錢,在孟遠那張宏偉的藍圖面前,不過是杯水車薪。他的目标,從不是國内市場的簡單替代。他要的是磷酸鐵锂這把利刃,去撬動全球電池材料的格局,
讓“遠新”二字,站在世界新能源産業之巅,與國際巨頭掰手腕,甚至将他們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