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烏城不算是一座大城,但勝在地理位置優越。
東邊臨海,有着幾個不大不小的港口。
自身又是連接南北的要道之一,所以來來往往客商很多,總的來說還算比較繁榮。
元德醫堂在南烏城南十五裡的蒼乾小鎮上,背靠一座小山,名為“黃金山”。
相傳武宗争奪天下,路過此地時,三千軍士已經斷糧,又無錢兩,再加上武宗軍紀嚴明,嚴令不許搶掠百姓。
此時大軍陷于險地,無奈武宗隻得親自去周邊遊走以借錢糧。
隻是當時武宗剛舉兵不久,在當地尚無威信,幾趟下來,竟是顆粒無收。
正當衆人絕望之際,一個身披金黃長袍的老人求見,他指着不遠處的一座山告訴武宗,山腰有一棵老槐樹,高八丈,你從樹後一塊巨石底下開挖,定能解燃眉之急。
武宗聽後,急帶着人馬,按照金衣老人說的,果然在巨石後挖到了黃金,後來三千軍士硬是把山挖了一半,所得黃金小部分和當地一個姓司馬的地主換得了糧食,剩下的也就成為了日後東征西讨的資本。
之後武宗又回到與金衣老人初遇的地方,卻隻看到一根人型槐木躺在地上,上面零星幾塊黃色布條。
後來這座山就被命名為“黃金山”,也有人叫它“老人山”,随着故事的傳播,山也被挖的越來越小,直到今日,已經成了一座矮山。
時值六月,正午日頭正盛,官道上人迹稀少,左邊的小路卻傳來腳步聲。
一男一女從樹蔭裡走出,正是李初七和程昭昭。
兩人從清早出發,已經走了半日。
“我說,初七哥哥,我真的好渴,我們就不能晚點走嗎?”程昭昭右手掐着腰,左手舉着一片大葉子遮陽。
李初七擦了把汗,指着前方說道:“馬上就到了。”
程昭昭順着李初七的手指看去,果然在不遠處草叢裡立着一塊界碑,上面刻着“蒼乾鎮”。
再往裡走,幾間屋舍俨然。
石闆路被曬得發燙,槐花的甜香混着熱氣,打着旋兒往臉上飄。
賣涼粉的攤子支在柳蔭下,用棉被包着的木桶裡漂着幾塊碎冰,叮叮當當撞着銅勺。
面攤的老闆靠在椅子上打盹,一隻虎斑貓慵懶的趴在旁邊的牆頭。
可以看出,鎮子雖然不大,但是整然有序,怡然自得。
兩人行至一個拐角處,一個大大的招牌赫然出現二人眼前。
這招牌很有特點,分為上下兩行,上面小字刻着“元德醫堂”,下面大字卻是“八方客棧”。
“這倒是有意思,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醫館和客棧開在一起的。”程昭昭饒有興緻的打量了一番。
果然,正眼看去,眼前不過是一間普通的二層客棧,一點沒有醫館的特征。
李初七斜了一眼程昭昭道:
“沒見識,我們老家有句話,叫‘不想當廚子的大夫不是好賬房’”
“咳咳”
此時,一陣急促的咳嗽聲引起了兩人的注意。
原來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正拄着一根木棍靠在牆邊劇烈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