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杜如晦來到殿内,李世民快步走下,“克明,如何?此一戰,我大唐可戰嗎?”
都說房謀杜斷,實際上,給李世民出主意的人很多,但能作決斷的,整個大唐,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便是杜如晦。
事實上,經杜如晦決策的政令,也從沒有大問題,尤其是在大事上,幾乎可以說無斷不準。
“陛下,方才臣和喬松,輔機,以及李将軍商議了一番,我等皆是認為,此一戰和談為上,若戰,便是存亡之戰,風險太大,得不償失。”
杜如晦也不廢話,開門見山,給出了結論。
李世民先是一愣,沉默半晌之後,才深深看了陳煜一眼,“你小子立功了!”
陳煜消除了尉遲恭在客棧留下的破綻,又給了突厥一個完美的解釋,成功避免了大唐和突厥一戰。
從這個角度說,陳煜真的立功了。
可結果與李世民的真實想法,相去甚遠,他雖然早有預期,卻難免失落。
“陛下,待我大唐國力回複,滅突厥,不過信手拈來,再者說,向突厥納貢的錢财已經都準備好了,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克明,朕知道,朕知道,可這件事”李世民咬着牙,眼中盡是痛苦,“朕真的不想忍!”
多年共事,杜如晦哪裡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從晉陽起兵到現在,李世民何曾如此憋屈過,被人打到家門口了不說,被逼着納貢,這對于李世民而言就是恥辱。
杜如晦見狀有些于心不忍,他比任何人懂李世民的驕傲,“三年,最遲三年,臣定能讓陛下洗刷恥辱!”
“恥辱這個東西一旦存在,那是輕易洗刷不掉的,恥辱就是恥辱,史書會記載,貞觀年,大唐皇帝向突厥劼利可汗納貢”
“比起向突厥納貢,把劼利可汗抓到長安來跳舞,他不香嗎?”